他有时很不懂察言观色,显得十分的率真又任性,当即就有点冒火:“早什么啊,都九点了。”
话都脱口而出了,他才又意识到自己越界。也没那么熟,用这种口吻讲话实在过了。
他面上有点僵:“抱歉。”
蒋修思的反应倒在意料之外,他没理会这小小的插曲,把咖啡推到了一边,问:“你喜欢演戏吗?”
林栖明显有些懵,过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蒋修思的问题。拿这个问题问一个专业演员,实在有够犀利。只要是面对镜头,没人会说不吧。这里没有镜头,但也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回答。
蒋修思这个人代表了很多东西。年少成名的影帝,业界的最高水平,不容置疑的专业能力,疯狂的人气。
即便是林栖,面对着蒋修思,这句回答都不能够轻描淡写。他是庄重地说着:“喜欢。”
蒋修思微微点了下头。
此后空气里竟然就一片沉默。
林栖先坐不住了。他对表演的兴趣大过一切,之前也曾幻想过跟蒋修思这样的顶尖演员促膝长谈,彼此分享关于表演的心得和见解,可是都这么久过去了,他们几乎在这方面毫无交流。
上次在酒店后的花园碰见,蒋修思说要跟朋友讨论戏剧,当时虽然被气走了,却不代表不感兴趣。
而且,他都问自己是否喜欢演戏了,怎么不接着问啊!
正在林栖要沉不住气的时候,蒋修思忽然又开口:“如果,你忍不住在戏中加入强烈的个人意志时,你会怎么做?”
这问题问出来让林栖觉得很没意思。
优秀的演员拥有自己的风格,影坛上不乏以自我意志塑造角色的著名演员,他们的每个角色都因为他自身的特质而显得更为立体、迷人。与之对立,不少名导和演员又拒绝这种对剧本的改造。探讨这个问题,无非只是翻新不同表演学派之间的争议。
在林栖看来,其实两方的争议没有意义。这不是表演理论的问题,而是演员的问题。
能够打动人心、成为经典的表演,不需要影评人去称赞,观众的眼睛能够分辨,即便他们没有任何表演方面的知识。强烈的个人意志如何,严格地遵循剧本又如何,对于电影而言都无足轻重。
重要的是,演员能否有那种出众的人格魅力。这无关演技。
再看一眼蒋修思的神情,林栖忽然明白过来了:“这是一个生活问题吗?”他可能,想用表演上的理论来代替某些东西。
没错。
对于职业问题,蒋修思可以清楚地给出答案,并且他能够拥有试错的机会。一条不过可以再来,监视器会告诉他什么好什么坏。
可是为什么在一场似梦非梦的表演里,他要那么奋力地表达自我呢?甚至搞得自己头疼欲裂。
他不过是扮演一个剧本的角色,记忆都被擦除,何必那么痛苦地从角色中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