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尧从法正的眼神中看出了他心底的疑惑,不过他还没开口郭嘉便代言道:“地域的差异,会让人不自觉的排外,即便是这些小辈也不例外。”
“邓艾刚至学府不多时,又非冀州人氏,加之本身有明显的缺陷。最为主要的是,如今学府内外来学子,不论是考试或者是出仕安排,都及不上其余州郡送上来的年轻才俊。嫉妒与比较参杂在一起,使得学府内便是幼童,也开始泾渭分明了。”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单单一州之地,如何能与整个大汉的人才相比较?何况不论是从长安,还是洛阳、徐州等地送上来的少年,那至少都是得到了当地大才的认可,并且在州学中依旧无法使其成长的,才会被送来毋极。
这样一来,毋极学府的外来人士,几乎各个都是有着成龙成凤的潜质,也就不怪学府内的本地学子会被他们暗压一筹。想要成材,后天的教育与勤奋很重要,但先天的悟性与资质更是重中之重,在这一点上,文武两类是想通的。
学府中屌丝一族的代表人物在小丫头身后一言不发,甄尧轻笑一声招手道:“邓艾,过来。”
“艾,见,见过,州,州牧。”小步上前,邓艾磕磕绊绊,花费不少力气总算是把话说出来了。不过说完后又低下脑袋,就像犯了错误准备挨的小鬼一般。
轻抚小邓艾的脑门,甄尧宽声道:“受气了?感到很沮丧是吗?”
小家伙不说话,但从他微颤的肩膀,以及若有若无的低泣声可以分辨的出,这家伙是真的被那群无法无天的孩童们伤到了。
“邓艾啊,男儿有泪不轻弹!仅仅这些小事便哭,你能有何成就!”甄尧的话语在不知不觉中加重:“你忘了?你母亲是如何将你从家乡带去洛阳?你又是怎样,才有机会求学,而不是去给大户当放牛娃的!”
一番厉喝,甄尧显得是有些怒气,这份怒气或许是针对眼前邓艾的,又或者是针对学府内其他孩童的,但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当甄尧提到‘母亲’二字时,邓艾已经停止哭泣了。
邓艾以一个屌丝身份,能够来到万里之外的毋极,可以说全赖他有一个好母亲。邓族在南阳原本也是名门望族,但经过桓灵二帝的颓唐,逐渐衰败,至邓艾出身时,邓氏一族,几乎都要被世人所遗忘。
自出身没几日便没了父亲,由母亲一人拉扯大,虽然日子过得不如意,但好歹家中也是有些闲田,还有一座老宅,老宅中藏卷也有些,如此生活并非不可。
可原本安定的南阳却突然错逢战乱,邓家再次倒霉了,邓母一柔弱女子能保住自己的宅院不被他人所抢就不错,田地什么的,等到南阳易主,成为曹家治地后,却是已经不属于她了。
地没了,房子还整日有人惦记,自幼懂事的邓艾每日都只能坐在书房里,对着一些竹篾发呆,没人教,便是汉字都认不全,这些竹卷摆在他面前也和天书无异。
儿子如此,邓母心底更是一阵不畅,但好歹也算出身书香门第,邓母心想自己是很难持家了,邓家要兴旺,还得靠自己儿子。虽然邓艾自幼口吃,但邓母却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
家中的老宅与一些竹卷成了最后一点家当,邓母为了给自己儿子寻找一位名师,便有把这些东西都往外抛的打算。可惜的是,即便有人心动与邓家的各类竹卷,但一听要收邓艾这口吃屌丝为徒,基本上就没人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