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页

接下来,就是到了正式进厂施工的阶段。

由于三厂这边的措施量太多,李长功的鸿远公司,以及华海,都是分身乏术。

根本满足不了一厂和二厂这边的其他措施。

像华海还好,剩余生产力或许还能应对一厂一半的措施量。

而李长功那边,单单是三厂这边的,就已经开始捉襟见肘了。

所以,在眼下整个油田成本紧缩的大背景下,诸多的产能过剩的乙方服务公司们闻到了商机。

纷纷跑来想要同光轮公司寻求合作。

在其中,刘尚挑选了几家信誉好,实力强的公司签署了分包合作合同。

当然了,利润方面给的价格并不高,甚至是很低。

同他们直接为油田工作便宜了很多。

在眼下这种大环境下,对于他们来讲,只要有活干,多少有钱赚就是可以的。

他们最怕的,不是利润低,而是没有工作量,员工和设备都闲着。

那样的话,每天人吃马嚼,设备折旧,积累下来,这可不是小数目!

随着一厂和二厂的项目上马,原本已经很忙碌的众人再次进一步上紧了发条。

三厂这边还好,一切都已经成型,有沈成成自己管着就可以了。

而采油一厂那边,由张正茂亲自过去坐镇。

采油二厂这里,是王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