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轮换球员,往往都有20分钟左右的上场时间,这是球队教练的经验总结。

大部分球员,尽管经历了比赛前的热身,但也都需要差不多3-4分钟的时间来适应场上的比赛,找到自己的节奏。

在第二次登场时,这个适应时间会根据个人情况而减少到1-2分钟。

只有少部分球员,拥有即上即表现的“微波炉”式特性。

也就是说,20分钟的上场时间,球员需要5-6分钟来适应,其他的十几分钟才能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布登霍尔泽在之前的比赛,都会选择让李毅打满首节,次节休息个三五分钟就上场打满次节,第三节和第四节的上场时间平均也能达到8分钟。

这样接近37分钟的上场时间,可以完全发挥出李毅的全部能力。

只不过,在差不多确定了李毅的能力范围之后,布登霍尔泽就着手削减李毅的登场时间,来匀给其他球员,主要是增加替补后卫的上场时间。

一方面,让老鹰可以用替补轮换来尽量减少甚至避免主将的伤病;

另一方面,则是尽可能挖掘季后赛可用的替补人选,毕竟,人家也需要至少20分钟来表现自己。

甚至对于上场时间的迫切需求,替补更甚于主力。

所以在进入2015年之后,李毅的上场时间从37分钟开始逐渐减少,现在基本只有不到30分钟了。

李毅也不必担心自己的数据削减,因为在度过全明星周末之后,所有球队都会在赛程后半段开始发力,争夺季后赛席位,或者在重点比赛展示自己的肌肉,查漏补缺。

那时候,才是李毅发挥的良机。

蒂格与米尔萨普带队,虽然星味上不如对面的利拉德和阿尔德里奇,但是球队的配合度更胜一筹,竟然打出了一波15-7的攻击波。

老鹰在首节比赛结束时,以29-20领先对手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