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比赛打完,老鹰只以78-77领先骑士队1分。
“有点难打啊。”
老鹰球迷看向了大屏幕上显示出的数据,李毅三节打完已经拿下了19分5篮板5助攻了,但他第三节几乎打满,上场时间也已经突破了27分钟。
对面的詹姆斯则拿下了14分9篮板8助攻的准三双数据,上场时间也轻松突破了30分钟。
这意味着,即使第四节的李毅再怎么休息,上场时间也会轻松超过35分钟。
虽然都知道李毅的体力未必会达到极限,但是强强对话的比赛里,靠得可不是谁没有到达极限,而是谁犯的错误最少。
体力到达极限的情况下,犯错必然会增多;年轻球员,犯错的几率也很大。
那么,年轻的李毅,会不会在体力到达极限的情况下,用一个难忘的、关键的、令人感到惊吓的失误,来作为学费呢?
李毅自然不会,这并不是因为他成熟,而是因为布登霍尔泽并没有给他犯错的机会。
第四节的开局,老鹰换上了蒂格、科沃尔、约翰逊、米尔萨普和普拉姆利的阵容。
骑士也老老实实换上了莫兹科夫、tt、詹姆斯琼斯、香波特和欧文的阵容。
关键阵容,或者说叫决胜阵容,往往只在关键时刻出现。
这并不是因为球队想装一波,而是因为,关键时刻的防守强度很高,对于场上球员的体力有相当高的要求。
比如后来勇士的五小阵容,凭借着灵活的轮换、坚决的防守反击,在2016年将所有球队打得欲仙欲死。
但是,五小阵容的体力并不是无限的,真让格林去顶一整场的内线,他就是马龙也扛不住。
所以,其他球员帮助主力顶住前几节的比赛,第四节上五小阵容来收割,打出一波流,对手看到无力追分,自然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