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系统突然发出了报警的声音,吓了李宁一跳。同时,那名被断球的右边翼卫的头顶亮起了红灯,一闪一闪的像警报器。
李宁稍微观察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一定是由于自己刚才暂停了比赛,并且人为移动了场上球员的位置。
所以系统已经将之前自动比赛的模式进行了调整,此时已经是那种类似教学对抗的模式。
现在系统报警,说明自己刚才人为对比赛的干预已经失败,本方的球被对手断了。
他立刻再次按下了暂停键,停止了比赛。
他将之前调整过的两个边翼卫重新拖拉到了之前的位置。不过,这次还调整了另外两个人的位置:
一个是前腰的位置。之前,这名前腰的位置是在中锋身后,他们两个人几乎是脱离了整个阵型。
这当然不能全怪他们,因为在之前的训练中,当本方处于防守状态时,李宁要求他们不要回收的太靠后,要给予对手一定的压力,避免对手毫无顾忌的全线压上。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由于对手的高位逼抢压迫性太强,必须做出对应的调整。
于是,李宁点着这名前腰,将他的位置拖拉到了靠后十五米左右的地方,和几名中场更近了一些,形成了另一个有效的接应点。
之后,他又移动了另一名队员的站位,那就是中锋。他将中锋的位置拉到了之前前腰所站的地方,也向后撤了十几米的距离。
这样一来,三条线的距离保持的更加合理了。同时,中场又多了一个可以出球的点。
不过缺点也同时暴露了出来,那就是前场没有了站桩的中锋,整个队形全部被压到了本方的半场,中锋已经站在了中圈弧里。
如果想打破对方的防守,必须依靠灵活的跑位和配合。
只是,城南路小学的那些孩子们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