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又一次低估了对方的一个球员——魏东来!
第204章 特殊待遇
比赛开始之前,彼得森已经对魏东来这个似乎是从石头缝里突然蹦出来的神人做了特殊布置。
他给本队的5号球员约翰森面授机宜,要求他本场比赛不再像之前那样,踢一个三中场的固定位置,而是完全变成一个盯人球员。也就是说,魏东来跑动哪里,他就跟到哪里,而不需要考虑自己的位置。
同时,他在赛前最后的战术安排中还特别交代,不管魏东来跑动哪一侧,同侧的防守队员都要首先考虑和本方的5号一起,完成对魏东来的双人包夹防守。
同时,弱侧的防守队员往中路靠,宁愿让边路露出空档,也要首先保护好中路的防守。
说实话,他安排的盯人防守战术,在现代足球中已经几乎绝迹,他此时突然用出来,不仅有点让人感觉意外,而且还有点丢人。
首先,这种战术四五十年前倒是非常流行,他的整体设计思路就是,双方上场的人员对等,一个盯一个就完了。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如果有一方出现了一个高手,一对一的防守根本盯不住他,那么另一方的防守体系就会立刻奔溃。
所以很快,全场一对一的盯人防守便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现在彼得森安排的战术,对某一方的核心球员进行单独的一对一防守,其他位置上还是采用区域站位。
这种战术看似是高明了很多,但是在实战当中很快也暴露出了自己的不足。
被盯防的队员是在进攻线上,进攻讲究的就是要跑位灵活,随机应变;
而盯防的队员是要承担防守任务的,在防守当中,位置感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这个被盯防的球员跑位飘忽。那么,这名负责盯防他的队员势必也会被带的到处跑。
这样一来,无论你之前的战术布置有多么周密,也会在实战中出现盯人交接不清、防守阵型混乱的问题,本方的防守体系势必会出现很多漏洞。
所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样的纯盯人战术,在实战中已经基本没有再被采用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