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下半场比赛先不进行人员调整。
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首发队员如果组合得当,配合默契,应该就是场上最能攻善守的一批人了。
当然,他对场上的个别位置还是有顾虑的,比如坎特。
坎特在球队的防守当中承担的责任实在是太重要了,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而且,他现在的传控水平也是一个欧洲一流水准,无论是谁,都不会放着这样的一张好牌不用。
但问题是,他现在已经有一张黄牌了。而且,对方那个小个子的中国球员实在太贼,带球突破的能力也实在太强,现在他就是对着坎特的位置打,好像下决心要把坎特红牌罚下,这对于主要负责防守的坎特来说,实在有点危险。
所以,兰帕德一度有一种想法,想用科瓦契奇把坎特换下来。
但是他最终还是决定先等一等。
因为两个人相比较来说,坎特的防守能力明显更强,在中场的绞杀能力和纠缠能力都比科瓦契奇强,而科瓦契奇的控球和突破能力要更优。同时,他的组织能力和传球能力也少占上风。
总体来说,科瓦契奇是一个更加偏向进攻的中场球员。
如果把他再换上场,那么切尔西的中场防守力度就会更加薄弱,这种搏命的打法,只能在球队最后放手一搏的时候再用。
所以,就像内斯塔猜测的那样,下半场一开始,兰帕德并没有进行人员调整,只是要求哈维茨在前插的时候必须保持和亚伯拉罕之间的相互配合,要保证球队在中路有一定的防守力度。
同时,要求两个边锋维尔纳和普利希奇在进攻的时候,不要再像上半场那样,死守着两个边路,要根据场上的具体形势,增加往内线挤压的战术,把边路让出来,给两个边后卫套上助攻。
这样一来,球队的进攻才能打出层次,才显得更加立体。
当然,这样的安排虽然看起来进攻套路更加丰富,可是球队的后防线也更加空虚,一旦配合不默契,更容易被对手打出反击。
兰帕德当然知道这一点,不过,因为现在已经两球落后,他实在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