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页

他们的年龄上到60多岁,下到40多岁,按理来说基本都是附近的盲小摊贩,而杨尘背诵的这些学知识,从古代先秦开始,到现在的明清年代,基本含括了整个华夏的学史。

就是一般的大学生都不可能弄得懂,可是此时的他们,似乎能够听得懂杨尘背诵的各个学知识一般。

原本那摊位的主人,大四快要毕业的男生,当看到自己原本冷冷清清的摊位之上也是围了很多的大叔大妈之后,也是一脸的惊骇。

不过,这种惊讶的感觉转瞬而逝,仅仅是瞬间。他也是被杨尘的背诵吸引住了。

从杨尘朗诵开始,男生所有的精力全部都集中在杨尘身上。

他是一名地理系的男生,对于学知识可以说一窍不通,很多言的意思都不知道。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听到杨尘的背诵的时候,他一个学的门外汉,似乎能够听得懂里面的意思。

原本那繁琐深奥的言,似乎瞬间变得简单起来,不仅如此,他似乎透过杨尘的背诵,看到了一副画卷。

画卷之中,老子也是坐在那山顶,远远望去,山顶云雾缭绕,犹如仙境,老子一身白袍,满头白发,犹如一个睿智的神仙一般,在他的面前,一名身穿灰色长袍的中年男子也是表情谦卑,认真聆听。

那是老子在给孔子传授知识。

“仲尼啊,天下大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

“仲尼啊,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仲尼,知足常足,终身不耻,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镜头一转,一个巨大的学堂之内,一名七八十岁的老翁也是望着在座的一百名多学生,缓缓开口说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