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安慰老人。
“爷爷,那天买的碾子拉来了,就是忘了没有卸车。”
这时,宋元春跑了过来,指着货车大声的喊道。
“碾子拉来了,怎么没有卸车?”听到了宋元春的喊声,我也在向着货车走去,杨超也就跟在了后面。
“这个物件挺好,我喜欢。”宋老爷子看着车上的碾子,喃喃自语的说道。
老爷子趴在车上欣赏碾子,杨超在院子里转着缝隙查看那些老家具。
“师傅,您看这个盒子。”突然,杨超看到了一个收纳盒,转头对宋老爷子喊道。
“快拿来我看看,什么材料的?”宋老爷子没有动,站在车旁对杨超说道。
杨超串着家具缝隙小跑着来到了宋老爷子身边。
“师傅,您看,黄花梨的。”杨超伸手把收纳盒放到了宋老爷子面前。
这黄花梨是木中之王,他不但油性实足并且纹理漂亮,稳定性更是无可比拟。
上次他们下庄铲地皮,张青松老人就买到了一对黄花梨木的椅子,那对椅子老人喜欢的不得了。
眼前的收纳盒虽然算作一个小件儿,但是这种器物也是非常难得的物件。
“杨超,你怎么看出他是黄花梨的?”手里捧着黑乎乎的收纳盒,宋云哲老人笑着说道。
其实,老人也看出了那是黄花梨木材制造,他之所以询问杨超,是想知道杨超究竟是怎么判断出木质的。
“师傅,尽管那盒子的年代已久,可用手触之的感觉和普通木材不同,普通木材是涩涩的感觉,黄花梨木温润犹如婴儿皮肤。”
杨超如实地回答了师傅提出的问题,但是他没有说出判断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