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阳洙稍感欣慰的是,应召而来的重臣们看了伪诏后,个个都表示出了极强的愤恨之情,且不论有多少真情假意,听了这些大骂孟释青的话,皇帝心里舒服了一点,人也冷静了许多,对于如何应对这一变化也暗暗有了决断,只是隐而不露,让大家先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番讨论之后,参与朝会的一众群臣,出现了两种意见。
趋于保守的府侯与老臣们主张延缓南征计划,再观察一下事态的发展,而以郑嶙为首的新锐军方将领却力主按原计划行事,避免影响王师士气。双方争辩得极为激烈,都是各抒己见,分毫不让,一方资历深厚,另一方新功正红,也说不出谁在气势上更占上风。
然而就在阳洙认真听取两边的意见时,林州君阴阴的一句话却令正常的朝议气氛陡然一变。
“郑大将军,您这么激动地主张让王师鲁莽南下,到底居心何在?是想让陛下赢呢,还是快一点输?”
饶是郑嶙性情平和,听到这么恶意的一句话也不免心中不悦,立时竖眉问道:“大家都是为圣上效忠,州侯此话何意?”
林州君冷笑一声:“天地人心,自可言察,大将军若是光明磊落,又何必如此介意我这一句话呢?”
郑嶙还未驳言,阳洙已经皱了皱眉道:“林州君,有话清清楚楚地说,不要阴阳怪气的。”
“是,陛下。”林州君忙躬身谢罪,用眼尾扫了郑嶙一眼,踏前一步,道,“这件事,臣本想散朝后入宫密奏的,谁知郑大将军如此搅闹朝堂,臣不得已,只好当廷揭发。”
阳洙胸中微觉有异,但面上分毫不露,只是语气淡淡地道:“有什么事就说吧。”
“是……臣受魏王所命,负责平城周围的安防,二十天前,捕获了一名从南方来的奸细,经过严审,此人招认,他是由孟释青所派,到平城来送信策反两个重要人物的。”林州君说到此处,故意停顿了一下,看了看阳洙的反应,方继续道,“但此人被抓捕时,身上只剩了一封信,是由孟释青亲笔,写给谨州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