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逸没说话,这种情况还在他的可控范围内,于是跟林父和村长说稍等片刻,他又转身单独回去找了趟那位办事员。
那位胥吏一看他又回来了,本来想发火,但是景逸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布包,递给他,并说道:“官爷尝尝我们家自己做的小吃食,不值得什么。我们家这个田契实在是着急,麻烦您通融通融。”
胥吏接过布包一摸,里面不止有糕点,还有一小块银子,看大小怎么都有半两了,脸上瞬间就带了喜色,看似埋怨到:“你这小子,着急你不早说,咱们为民办事,都是可以通融的嘛,去把他们叫回来。”
等景逸把村长、景父和目瞪口呆的王石头叫进了屋子。
接下来流程就快的多了,起草新的田契,盖官印,双方签字画押,自此这六亩良田就是景家的了。
临走的时候,这位胥吏还跟景逸说,以后办事儿尽管来找他。吓得王石头再没别的心思了。
村长看着景逸这次的事儿办得大胆又机智,想着景荣家这是要起来了。
买完田地又过了几天,明天就是景家小买卖十天一次的休憩日,也是全家一起去拜访林家的日子。
因为这次去林家,关系到大儿子景逸的婚事,所以除了景安和景舒小哥俩外,剩下三口都还挺紧张的。
一家子从几天前就开始打算着带什么礼了,除了到镇子上买的,还特意去了山里看看有没有啥新鲜的,景逸想着得在老丈人面前露一手。
“一篮子鸡蛋、两斤猪肉,一只野鸡,再带上一罐糖。这礼就差不多了。对了,还有我昨天采的一篮子灯笼果得给元元哥带着,难得看见小枫山上有这么水的灯笼果。”景母边收拾边说道,礼给的是足足的。
“对了,我还得带上一壶酒,得跟林大哥喝两杯。”景父高兴地说到。
一般农村里,不逢年过节的,都不爱走动,这一走动就费银子,还得张罗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