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

“你们这样做,完全罔顾大雍王朝的律法。是不是说谁杀了人,官府就能把他投进大狱,这也太草率了,太儿戏了!”

面对这群读书人,衙役们不好动手驱赶,也说不过他们。只好不断重复一句话,这是上面的安排,让他们去找府同知朱大人。

但府同知朱大人又不在府城,贺山长他们自然不能去找,否则便让容景一个人待在狱中,后果难料。

于是,双方就这样陷入死循环,一轮又一轮。僵持了一段时间后,忽然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响起,又是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赶来。

随着脚步声,一道道高呼响起,“简宁县学子联名,要求释放容景!”

贺山长和崇明社学的学子们抬头一看,只见简宁县县学的教谕孙先生,带着一众学子,匆匆跑来。

“容景是我们简宁县读书人的骄傲和榜样,在没有查清事情真相之前,请你们放了他。”孙先生道。

林霄将容景入狱的事告诉了潘峰之后,潘峰马上赶到简宁县,做了番动员。潘峰原本以为,要颇费些功夫,才能说服这些学子去府城给容景造势。但没想到,他刚一讲完,不少人就纷纷踊跃响应。

原因无他,在县试的时候,容景又是提出按老弱病残安排号舍,又是提议让县衙准备棉衣,很多考生因此受到惠及,对容景感恩戴德。他们自然要为容景讨个公道。

况且,一个人不好出头,但人多了,法不责众,再加上他们确实不会做过激的事,仅仅要求释放容景。安全的很。

所以很快,几十个学子聚集在一起,由孙先生带着,往巴府府城而去。

见到这个场景,衙役更是惊呆了,为入狱的人奔走、要求释放的情形他们见多了,但从未见过如此声势浩大的。而且以往那些奔走的人都是牢狱中人的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