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外人眼里忽视幼子的易鹤峰,其实一直默默支持着易轩的梦想和事业,反倒是被认为溺爱幼子的母亲,让易轩活得压抑窒息。

这些年里他被母亲以爱的名义绑架,无休无止去完成她的主观要求,被母爱束缚到透不过气。

哥哥那边只怕也不会好到哪去。

易鹤峰把他当接班人培养,要求多而高,有事没事都要提点责问两句。易朗甚至养成了习惯,接到易鹤峰电话就下意识地先认错,认完错才小心翼翼地问他爸自己具体又做错了什么。

反倒是张芸对他的态度更为舒心。

“要我说你父母就是普通老一辈,多了点家业罢了。俩人格局不一样,想法有出入。你要说有点偏重或许是有,要说完全不爱谁……”苏景一副老人家的口吻叹息道,“好难啊。捡颗石头揣怀里这么多年也捂暖了呢。手心手背都是肉,何况你和你哥这么讨喜的俩崽子,只要心智正常就不可能单纯只对哪个孩子有感情。”

“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在情感表达上其实挺拙的,责骂的话说得顺口极了,一表达关爱就犯刺挠,哪像我们动不动就亲亲抱抱举高高,张嘴就能撒个娇的。”

“再老一辈的,像我外公和我外婆,一辈子连个名儿都不叫,哎来哎去的。可你要说他们之间没感情那也不可能相互扶持着走过一生啊。”

易轩想起那天哥哥伤心之后母亲的状态。

确实不像是不爱。

科幻作家道格拉斯总结过一个“科技三定律”:

--所有在我出生之前发明出来的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

--所有在我15-35岁之间发明的东西都注定是要改变世界的;

--所有在我35岁之后发明的东西都是反人类的。

大概人老了是会变得不太讨喜,不再能接受新东西,想法自然变得固执,守着一个执念活下去,喋喋不休地替自己伸张并不一定正义的正义,要求别人把事情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执行下去,走到哪里都显得不合时宜。

易轩恍然想起哥哥名字的来源。

易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