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催促他:“你给人家道歉,差点误了人家全家大事,他家因为这事儿欠人九千万,小姜爸爸差点儿把这批明黄当柴火烧了!你,马上找你的媒体朋友发通稿,就说一批罕见的明黄家具面世……照片?照片我亲自拍了发给你,你就用我拍的就成!”
胡专家刚要着手去办,杜兴旺又叫住他别挂:“等等,做通稿也带上我的事吧,我们老杜家‘秘色瓷’的工艺也查询到了,我这事儿可以搁头版,让记者先来找我。”
姜宁和刚从医院出来的陶明,面对眼前的场景难以置信。
他们的女儿真不是说说而已?
真的没有盗墓?
还会拼出明黄家具?
讲得出秘色瓷的作法?
虽说自家是古董行当,但却是这行当里最底层里中底层,没什么人脉,眼界也一般,基本上就是“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的节奏,要不然穷了这二十来年啊!姜瑶瑶也根本无心家里事业,从早到晚闷头读书,语数外物史地政化物……
她怎么可能就这么力挽狂澜的?
杜兴旺离别前对姜瑶瑶说:“你天资不可限量,我能不能认你做干闺女?”
姜宁和陶明夫妻俩当时眼睛里的星星都要冒起来了。
姜瑶瑶却摇摇头:“不行,差点儿辈分。”
傻孩子!管什么辈分不辈分的,不就是闺女和孙女的区别吗,差别大吗?抱到杜兴旺老爷子的大腿,不愁姜家一世在古董行当风风光光啊!
……
日头偏移,夜幕低垂。姜瑶瑶叮嘱好姜宁,把一山坡的明黄家具,运到由杜兴旺介绍的仓库里。
一家人和睦吃了顿饭,小半个月的疲惫、委屈,被众人戳着脊梁骨的叫骂,马上就要被一扫而空,姜家需要庆祝,终于逆转这样不堪的命运。
姜之瑶坐得笔直,食不言。优雅的姿势让父母互相看来看去,极不适应。等到吃完饭,祖奶奶她才缓慢道:
“满则溢,盈则亏。姜家这阵子,不可太出风光。我已经想好了,关于杜兴旺所说的新闻通稿,不可提我姜家名字。明黄家具卖出去的时候,匿名交给拍卖行即可,一样一样拿到钱。”
“我在警察局扣着的那些‘仿制文物’,因为打了我的字迹,被证实为不是盗墓所为,那就是‘现代制品’了。这些东西,我们只能自己留存,也一样一样悄悄卖掉,能不能有个好价钱,就看造化了。
“你们不太擅长经营,我会慢慢教给你们如何做事。”
“这次事件,若不是因为我,你们断断拿不到钱……‘仿制文物’由我处理,明黄家具你们卖掉钱之后,还了其中欠债,其余的,就交给我。”
姜宁心里原本犯嘀咕,女儿现在实在古怪,背后不仅有无数疑团,而且说话像个长辈。但她讲的有一部分颇有道理——确实,若不是因为女儿,根本取得不了现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