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两人聊着天有些分神,所以并没有发现一款经过特殊静音处理的无人机靠近,好在发现的并不晚,并且这款无人机距离地面非常近,无法通过摄像头发现两人。
但不跑不行啊!人家竟然贴地面飞行,那就代表着要地毯式搜索,在这种搜索强度下,别说一名普通的机械化步兵连的老兵,就算是把袁朗弄过来也没用。
所以在对方没有发现自己之前,率先发起反击是最好的选择。
之前李宁也特意组织过一批神枪手,在训练场上进行过实战测试。
最后证明在无人机稳定飞行时,只有最开始的几发子弹,和贴近射手几十米内所射击的子弹,命中率较高一点。
剩下的那只能说聊胜于无,纯粹是靠数量来赌概率。
跑则是因为无人机往往不是独自一架出动的,它就像蟑螂一样,看到一个就等于有一大群。
周围还有可能存在着步兵等单位,所以开枪之后不迅速转移,和主动去找死没啥区别。
并且在面对一群无人机时,无论是霰弹枪还是突击步枪,都无法起到作用,它们还不如一片密集的树林有用呢。
“砰砰砰砰砰”,随着一阵枪响传出,在不同地方搜索的10余架侦察型无人机迅速转身,向着刚刚枪响的地方,以最快速度飞了过去。
同时开启自带的热成像功能,虽然这会比常规模式下要更费电一些,但谁叫现在是抓人的关键时期呢?多费点儿电,就多费点儿电吧!反正每个无人机小组背包里的电池数量都不少于15块,绝对够用。
“发现目标,发现目标,位置在碎石群西南方向大约240度,距离大约是400米,在一棵有两个树冠的大树底下”。
一个无人机小组通过热成像,发现了正躺在原地的大校首长,在发现后迅速将他的位置,告诉了其他十几个无人机小组。
这也是一种双层保险机制,无人机它毕竟是机械,而且战场上形势复杂,万一哪一方突然开启了电磁干扰波,又或者是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流弹击中了机体,那这架无人机估计就会当场报废,至少会从天空中掉下来。
如果不将此消息告诉给其他小组,很可能让敌人逃走,以前在演习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所以才统一新增的作战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