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次陛下好像不打算维持这样的平衡了。
若是这些代表着过错的折子被销毁后,那么接下来的功劳簿,势必会让武将阵营愈发强大。
这一战,虽说结束的时间不算晚,甚至可以说是兵贵神速了。
吐谷浑这块不小的地方,不过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便攻其于一役解决,不论怎么说,都算是快刀斩乱麻。
如此,该有的册封和荣誉,绝对不会因为时间过快,处理的方当而减少多少。
国公,郡公,侯爵,伯爵······
怕是将会再涌现出来一大批!
这对于文臣而言,绝对不是好消息。
李世民呷了口浓茶,瞧着长孙无忌,思量了下,继续道:“辅机所言也有道理。”
“但,这一次,朕意已决。”
“吐谷浑一战,过程就在兵部行军史册上记录着。”
“大问题,不曾出现,就算是有过错,也不过就是滥杀,好色,贪财,亦或者某种程度的枉法,对西域诸国犯下些过错。”
“这些罪,若是往重了说,不小,可·······”
“将士们悬命在外,他们也都是朕派出去,为朕,为大唐卖命,吐谷浑这种贫瘠之地,多少肯定会出现这些问题。
“这是免不了的,若是抓着这些不放,多会让将士们心生不愿。”
“其实,若说他们有问题,倒不如回过头来,说是朕有问题!他们的过错,都在于朕,若不是朕开战,他们定也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李世民放下茶杯,笑着说道。
别看他语气轻飘飘的,但,长孙无忌,萧瑀,王珪他们相视一眼,却也再说不出来什么话了。
其实,他们心里也很清楚。
真正能让陛下起杀心的,是什么?
是叛逆,是谋反,是以下犯上,是临阵脱逃········
可这些,他们全都没有听说过,更何况,这一战,还出现了京兆七府这般之事,京兆六府几乎全灭,而北山府兵跟着张楚,转战千里之间,忍受着西域腹地那恶劣的条件,却非但没有逃窜,也没有做出什么叛逆投降之事。
反而是瞅准机会,隐忍数月,把伏允的脑袋,直接给割了下来。
这般行径,足已让陛下龙心大悦,更是能让吐谷浑出征将士身上,多了一层英雄孤胆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