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戴胄的质问,公孙武达哑口无言,垂头丧气的出列,与封伦同跪。
麻拉个巴子,千算万算是万万没想到,被多方势力联手诬告的那人,案发时会在延思殿里作陪。
有皇后这个被害人出面作证,他还狡辩个锤子,冥顽不灵等着百骑司动刑?
见昨日一个个理直气壮的家伙,被自己怼得张不开嘴,戴胄心中快意,继续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经百骑司配合查案,臣成功于淮安王府中,发现多种特制香料。”
“其中一种的材质、焚香遗留,皆与行刺刺客指甲缝中遗留香料,毫无二致!”
戴胄的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瞬间让朝堂炸开了锅。
焚香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汉代成为了一种习俗,有熏衣、熏被、除臭、避秽之效。
而自西汉桓帝‘口含鸡舌香奏事’开始,焚香逐渐演变成一项宫廷礼仪制度,面见君主,拜访友人,成为一种默契。
而在数百年的攀比中,各大世家皆留有多种独特香料,味道也各有所异,若无配方难以复刻。
也正因此,当群臣得知刺客身上香味,与曹国公府焚香一致时,便不约而同的认定了李斯文的嫌疑。
即便心中对此有所疑虑,但在凿凿铁证面前,也无济于事。
但听戴胄的意思,淮安王府早就在暗中复刻各家香料,只是李斯文与李孝慈结怨,这才撞上了枪口?
文武百官简直不敢想,若是昨日李道彦诬告的是自己,没有李二陛下的维护,怕是在劫难逃!
群臣怒视下,封伦的脸色也在瞬间变得惨白,身体更是止不住的颤抖。
打死他也不敢想,短短一夜的时间,戴胄便能查出这么多的不利证据,李道彦,你害惨了老夫!
茫然的环顾四周,寻找着能为自己辩解一二的人选,却发现昔日友人,昨日与自己同进退的官员,皆是眼神闪躲,避之不及...
见此,戴胄忍不住的讥笑一声,拱手继续说道:
“桩桩铁证下,臣以为...中书令封伦,身为朝廷命官却利欲熏心,与淮安王府狼狈为奸。”
“与多方联合,试图诬告朝中忠良,打压异己,甚至扰乱朝政,危及陛下与皇后安危,此人其心可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