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共睿目辨机先,
千载良机现眼前。
若取和平棋局变,
法军精锐散山川。
主力挥师奔要地,
奇兵敌后扰平原。
地形复杂山川险,
巴微高耸入云巅。
园南亦有千余丈,
山脉纵横道路缠。
三线通途供敌驰,
四周峻岭把军拦。
打点灭援施妙策,
攻坚截路战犹酣。
情报神兵来助力,
漆雕分队勇无前。
战云密布硝烟起,
号角将吹第一番。
越共一致认定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机,有机会大量消灭法军有生力量。
若能占领和平,必将迫使法军将机动部队和精锐部队分散到面积广大且地形险峻的山岳地带,这里地形复杂且工事相对薄弱。
同时,敌人将大部分机动部队集中到和平,势必会削弱平原地区的兵力,使得红河右岸、第三联区左岸各地到红河中游之间地区的敌军部署出现疏忽。
基于上述判断,越共拟在两个方向对敌发起大规模进攻战役:
一方面集中主力于主要方向的和平省。
另一方面分出部分主力插到敌后的北部平原活动。
其任务不仅是消灭一部分敌人有生力量,更要破坏敌人长期占领和平的计划,将游击战争的重心猛烈扩展到北部平原。
越共迅速做出决定,组织战役指挥部。
武元甲担任司令,阮志清担任政治主任,黄文泰担任参谋长。
越共总司令部向各师下达作战命令:
320 师负责打击和平到中游以及黑水江左右岸之敌。
316 师在 246 团的配属下,配合地方部队在北江、北宁活动。
98 团潜入北宁敌后,174 团攻打外线一两个据点,176 团负责固守谅山,308 师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根据指示,越共总参谋部进一步细化了主要方向上一些师部队的作战任务。
304 师负责打击和平南面之敌,攻占一些高地,切断法军在六号公路的运输路线,配合 308 和 312 师在黑水江与和平市的作战行动。
320 师则以大部兵力深入平原敌后区域开展活动。
战役区域从春梅到和平,宽约 50 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