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支持晋王夺嫡

“若是陛下知晓了,怕是这太子位,很难落到晋王头上。”

这个事情,也是长孙冲偶然之下得知。

先前是在跟李治有次聊天时,李治不慎说漏了嘴,长孙冲当时没有追问,不过事后就派人去调查。

不多久,就查到了晋王似乎在宫中,有些特殊的情况。

若是换了其他人,肯定就查不下去了。

然长孙冲可是长孙无忌长子,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宫廷里对别人来说很麻烦,对他来说不算多大的事。

小时候长孙冲几乎都是在宫城里长大,自然有些关系跟朋友。

李治跟武才人的事情,就这么浮出水面。

得知这个消息后,长孙冲大惊。

这可是陛下的才人啊。

虽说就大唐来说,除了皇后外,也就只有四位贵妃,才能勉强算得上小马妈,才人这种自然算不上。

可不管怎么说,都是陛下的女人。

这要是被陛下知晓了,晋王又怎么能登上太子位。

届时,所做一切,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长孙冲甚至是怀疑,魏王早就知晓了这个事情,只是当做把柄,一直没有对晋王发难而已。

毕竟现在魏王的大敌是太子,去搞晋王没有什么意义。

若是太子倒下,魏王再以此事发难晋王。

这太子位,最后岂非是要属于魏王?

那他长孙家怎办。

魏王上位,意味着五姓七望得势,关陇门阀就要落寞了。

原本关陇门阀的底蕴就不足,这被压下去,想要再上来,可就难了。

“我当是什么个事,原来是这个事。”

“你且不用担心,此事陛下早就知晓了,并未算多大的事。”

长孙无忌听完,笑呵呵的说道。

长孙冲一愣,下意识道:“陛下早就知晓了?”

“陛下没有怪罪晋王?”

长孙无忌大气的摆摆手:“不过是个才人的名分,这对于陛下来说不算什么,况且晋王跟那武才人之间,也没什么出格的事情。”

“不过是关系好些罢了,没甚影响,至于以后,那就以后再说。”

这样的话,其他朝代很难想象。

可在风气开放的大唐,还真不叫多大的事。

在经历五胡乱华后,很多胡人转成汉人,学汉家礼仪,说汉话。

但有些习俗却没那么轻易的改变。

要知道在匈奴时期,匈奴可汗妻子死了兄弟儿子继承,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大唐虽没那么荒唐,可在这等上,看得不算太重。

李治也不想想,宫廷是什么地方,是他随便做什么事情,都能瞒住的吗。

或许日后的大唐有可能,但绝对不是现在的大唐。

宫城里的风吹草动,多的是人暗中禀告给陛下。

早在李治第二次会面武媚娘的时候,消息就已经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

只是李世民没有太过在意。

对这些方面,李世民本身也不是很在乎的人。

只要不捅破,坏了皇家颜面,李世民就懒得管了。

李世民也知道,李治或许跟武才人有些情投意合,可还没发生什么实质性的行为,每次会面的时间也很是短暂。

“可是如果魏王那边知晓了。”

“届时.”

长孙冲有些担忧。

长孙无忌很是无所谓。

或许是他把这个儿子照顾得太好了。

“放心吧,你也不想想,当初太子都豢养乐童了,也不过是陛下几马鞭,真要立晋王为太子,这个事情自也算不得事。”

“魏王那边就算是知晓了来发难,也不会干涉到陛下立太子的心思。”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我知你想再进一步,然我们必须是要站在陛下这边。”

“太子那边,不要掺和进去,若太子败,则有大难。”

“若太子胜,也无需担忧,太子要坐江山,也是要对付五姓七望的,只要对付五姓七望,就少不了我等关陇门阀。”

“就算是受到的器重差一些又如何,难道能影响到我长孙家的荣耀吗。”

“朝事上,少操心一些,也不是什么坏事。”

“有些位置,没那个你才干,可不是好做的,你只要看到了其中的权力,却没有看到个中的艰难。”

“这朝野上下,要说功劳才干,谁能比得过房公,可你没看到房公综理朝政,殚精竭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