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百思买股份引贪婪

85年年利润1.4亿美元,连3%的利润都没有。

根本配不上100亿美元市值。

要不是这时期正是倭国经济巅峰时期,这家公司早就破产。

90年代,倭国经济泡沫破灭后,大荣零售集团这种高负债企业,全都倒了大霉。

直到破产时,这家公司负债率已经突破300亿美元。

名副其实的债王。

山内工根本不是按照零售行业的思维在经营大荣零售,而是和陈飞老爹陈颂庆经营佳宁集团一样,都是资本运作。

全靠背后银行输血,快速并购企业扩张,却在整合上一塌糊涂。

大荣零售集团挂着零售帽子,事实上是一家综合集团公司。

通过资本运作,产业涉及地产、宾馆、便利店、餐馆、快餐店、制造业…甚至还有收购职业棒球队。

代价自然是那高达50亿美元负债。

每年光是还利息,就接近两亿美元。

妥妥的银行打工仔。

烂船还有3分钉。

就在陈飞思索怎么从大荣零售集团身上,薅点羊毛时,赵俊生响起。

“陈生,我感觉鲍尔默这么做,很可能是想要稀释您在百思买股份。”赵俊生猜测道。

思索那么久,他觉得以鲍尔默能坐上百思买总裁位置,经商眼光肯定不差,不可能看不到其中的利弊。

陈飞微笑道:“你这个如果是对的,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百思买远在漂亮国,陈飞虽然拥有50%股份,可毕竟不是天天盯着。

百思买模式的成功,让股价一年内翻了几十倍。

还仅仅是漂亮国市场带来的利益。

陈飞制定的今年全球化战略,百思买股东自然知道。

一旦成功,百思买股价再翻10倍,不是不可能。

是从10块到100块的10倍利润,是从100亿到1000亿的10倍利润。

别对几百亿美元的利润,谁不心动。

以华尔街资本的贪婪,又怎么可能放过这块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