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飞升远游

老道人带着宁远,走了一趟小天地的光阴河水。

藕花福地的十年,百年,千年,好像只在老道人的弹指一挥间。

见到了好些人,有的熟悉,有的陌生。

四位曾经的天下第一,南苑国开国皇帝魏羡,一生戎马兵戈,征战四方,登基称帝,在位八十余年。

魔教真正的祖师卢白象,整整六十年,压的江湖抬不起头来,最后暮年气血衰败,被人围杀至死。

女子剑仙隋右边,早年却不是个练剑的剑客,跟随一名夫子负笈游学,屁颠屁颠的跟在后头,走访名山大川。

先生死后,弃文练剑,不到二十载,成就天下第一人,选择仗剑飞升。

接连三剑,剑光破开藕花福地天幕,飞升途中,无数人看着她香消玉殒。

一顶莲花冠,落入藕花福地,一朝入梦,终生解梦。

还见到了种秋与俞真意的称兄道弟,两人纵马江湖,行侠仗义,一同在边关城墙厮杀,一同在陋巷之中畅饮。

看到了一个小沙弥,独自站在寺庙门前,秋日扫落叶,冬季扫落雪,年年复年年。

见到了城外某个小土包,一个枯瘦小女孩,时不时都会来一趟,坐在坟前沉默寡言。

见到了京城一个纨绔子弟,在外横行霸道,当街强抢良家妇女,无恶不作,可是每当回到家,却是一改作风,孝顺无比。

一个被灭满门的江湖游侠,独自逃走之后,忍辱负重,辛苦习武十余年,最后一人屠尽仇家上下百余口,快意恩仇,临走之时,还发现了仇人一双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女。

杀到眼红的游侠儿,却放下了屠刀,好似大彻大悟,没有选择斩草除根,甚至将两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背在身后,抚养长大,读书识字。

最后老道人带着宁远,走到了藕花福地的最高处。

老道人止步不前,一手按在他的肩头,轻轻一推。

宁远身形,瞬间化为一道虹光,跨越洞天福地衔接处,飞升莲花小洞天。

有三位古老存在等候已久,见了他之后,面带微笑,没有言语。

三人各自起身,亲自为他推开了一扇门。

年轻人一步跨出,便是跨越了一座天下,真真正正的飞升远游。

回首望去,见到了藕花福地,见到了莲花小洞天,见到了桐叶洲,见到了浩然天下,见到了整座人间。

最后的最后,宁远踏上了一条封闭万年的光阴河流。

得见一座光阴大渡口,行至尽头处,见到了一位双鬓霜白的儒衫法相。

先生盘坐在地,背靠天门,双手手掌摊平身前,一只掌心朝上,一只掌心朝下,居中悬浮一方古朴印章。

曾经的东宝瓶洲,也有一位读书人,显化万丈法相,手中护着一颗濒临破碎的骊珠洞天。

宁远愣了愣神,嗓音沙哑道:“齐先生,何必如此?”

“这里不是我的梦,就算我梦醒,彻彻底底的死去,人间也还是那个人间,一切照旧。”

小主,

“先生曾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怎么到了如今,先生却违背了这个道理?”

一袭儒衫摇摇头,温和笑道:“救六千人是救,救一人也是救,对我来说,并无二致。”

“早年想跟着阿良练剑,行走江湖,只是一直未曾如愿,成了读书人,做了儒家的所谓圣贤。”

读书人叹息一声,“我齐静春,也就只能这样了,教了六十年的书,碌碌无为。”

顿了顿,他忽然笑道:“所以我想在这一次,做一点不那么像读书人的事。”

一袭儒衫低下头,嘴唇微动,无声而念,“宁远,不用过多苛责自己,以后行走世间,先生还是那句话,该出剑时就出剑,至于读书之事……”

“读不读都不打紧,道理一多,徒增烦恼,但是一定要行万里路,百万里、千万里,多远都不算远。”

“更加不要觉得愧对我文圣一脉,宁远,你要记住……你不欠任何人。”

“你要做阿良,一定不要学我齐静春。”

天门缓缓打开,光阴渡口之上,读书人七窍流血。

齐静春却是快意至极的神色,好像做了这么多年的读书人,一直想跟着阿良仗剑江湖的他,终于做了一件江湖人才会做的事。

读书人魂魄破碎,溘然而逝。

身形逐渐消散,被那道大门扯入其中,而在原地,出现了一名已死少年的躯体。

书里书外,有人以真身换真身。

这一年的五座天下,冬去极晚,春来极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