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周元的难处,长白沟

陇山以东,长宁的西侧边境

运送物资的车队,正冒着寒风在雪地上前行。

“加速,都给我提点速,这才两个时辰就没力了?”

“不要拖拖拉拉的,最后二十公里,马上就到了。”

“提速,都给我提提速。”

…………

从进入长宁境内以后,都尉周元的催促声就始终没有停止过,他的神经似乎绷的有点太紧了,只一个劲儿的在催促着大军前行,根本不管众人的情绪。

“都尉,两个时辰走了十二公里,大伙速度已经提到最快了,再想快也快不起来了。”

跟在周元后方的二团统军校尉成河,见军中士卒有不少开始大喘气了,忍不住开口帮着说了句话。

一团统军校尉宋宁也跟着道:“都尉,长宁如今也算陇山治下,境内大概是什么情况咱们都清楚了,而且沿途道路都提前清理好了,没必要走这么快。”

两个团的督军校尉,李元凯和李元清虽然没说话,但也都点了点头,显然是赞成两人的意见。

雪原情况复杂,完全无其他辅助的情况下,陇右军的行军速度,大概一个时辰是五到六公里,他们这支新军成立时间还不长,可能还要慢个两三成。

行军速度本就快不起来,加上押着十台巨型四轮车,自然就更慢了。

还多亏了前几天,长宁驻地的人,提前清理出了一条行军线路,否则两个时辰,他们不可能走十二公里。

当下的行军速度,已经算是快的离谱了。

四月份陇右事变后,玉澄、长宁、松元三家都被陇山吞并了,三家的地盘自然也都归了陇山。

三家的驻地,如今都有陇山的部分人马,进入长宁境内,就跟在自家一样,在四人看来,周元的行为,显然有些紧张过度了。

然而听到成河宋宁两人的话,周元没有半点收敛,反而又连着催促几声,随后才转头看着两人沉声开口:

“新军初成,何况还是头一次出师,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万事都要小心,你们也是一样。”

听到这番话,成河宋宁,李元凯李元清四个校尉,都对视了一眼,表情都有些古怪,但也没说什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周元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自然看的出来,四人完全没有将自己的话听进去,脸上有些怒容,可看了看四人年轻的面孔,也没说什么,只是开口下令道:“此处离目的地还有二十公里左右,大概三个时辰路程,你们四个先去前面探路吧,以免有什么特殊情况!”

四人一对视,脸上都露出了抗拒之色,但见周元脸上的怒容,也没敢拒绝,拱手遵命后,两人一组,朝着东侧的远处跑了过去。

周元吊在大军侧翼,看着四人离去的背影,脸上的怒容平息下来后,微微一叹:

“说是把新成立的四军完全交给我,可又往里插这么四根钉子,两个督军校尉竟都让自家人来当,说到底对我这个外姓人还是不放心,头领,哎……”

陇山家大业大,规矩自然也重,军权始终都被李氏把持在手上,李玄灵担任头领后,手握两枚兵符,全营地能真正调动三支陇右军的人就只有她一人。

李氏本就是陇山之主,把控军权也无可厚非。

问题是,李氏做的实在有些夸张!

陇山前面共有三支千人大军,现在分别由李玄炎、李玄天、李玄都三兄弟担任都尉;

三支大军共计十二名校尉,有十一个全都姓李,唯独一个杨志不姓李,可他却是李天成的外孙。

这对他们这些外姓人来说,就有点过分了。

倒不是说外姓人想插手营地军权,问题是任何人都需要上升空间,何况是他们这些御寒级,校尉和都尉这些职务,可不单单只是地位的象征,还有极其丰厚的修炼资源配额。

更关键的是,这还关乎李氏对他们这些外姓人,究竟是否彻底信任的问题。

周元身为前头领李天化的嫡系下属,陇山八大金刚之一,陇山议事元老之一,对李氏的忠诚自不必说,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修炼变强,提升自己实力与地位的欲望。

有关外姓人在军中担任职务的问题,其实李天化前些年还在时,就已经提出过改革了,可自他一走,这事就没人再提了,此后这在陇山一直都是个敏感的问题。

直到上个月,也就是五月底,见过侯虎之后,李玄灵在月末议事时,提出再建新军,而且要任命外姓人来担任都尉一职,立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无一例外,李氏子弟,几乎全员表示了反对;

而包括周元在内的所有外姓御寒级,全都一致赞成。

最后李玄灵力排众议,而且还挑选自己来当新军都尉那一刻,周元激动的差点就老泪纵横。

他想起了跟着李天化这么多年的兢兢业业,对李氏的忠诚终于换来了回报,他也在心底发誓,余生一定要将新军带好,为陇山建功立业,好报答两任头领,对自己的信任。

只可惜,想是一回事。

真正做起来,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原本按李玄灵的想法,新军都尉是他,下面四个校尉也全都由外姓人来担任,可议事团里的李氏子弟,都不愿意了。

新军成立的一个月,议事团里的李氏族人,可谓是各显神通,直接把四个校尉职务都给拿下了。

目前四个校尉里,李元凯李元清就不说了,直接就是李氏族人;成河跟宋宁,虽是成光和宋康的儿子,但同时也是李天成的外孙,还是李氏的外戚。

当然,周元这个都尉,还是新军的最高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