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听后,于是走出军营,叹惜不已。没多久朝廷有诏书颁布到长安,进升张温为太尉,三公在外拜命,由张温为始。张温虽然不能除掉董卓,但颇重孙坚之才,推荐他为议郎。孙坚为将来东吴始祖,应将他出身履历,补叙详明: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乃是孙武之子的后裔。
孙氏世代在吴地做官。家在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祖坟在城东。史载孙坚出生前,孙氏祖坟数次出现有光怪现象,有五色云气,上连于天,蔓延到数里远近。附近的人都去观望。父老们都说:“这不是一般景象,孙家恐怕要强盛起来了。”孙坚的母亲怀着孙坚时,曾梦见肠子从腹中拖出,环绕吴地阊门。醒来后很害怕,对邻居的老太太诉说。老太太听说,回答说:“说不定还是吉兆呢。”等到孙坚出生,果然容貌不凡,头角峥嵘,状貌伟岸。
好容易长大成人,孙坚年少年时为县吏,性情宽广豁达。在他十七岁那年,随父亲一起乘船去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途中,正碰上海盗胡玉等人抢掠商人财物,在岸上分赃。商旅行人,一见此情此景,都吓得止步不前,过往船只,也不敢向前行驶。孙坚见状,对父亲说:“这些强盗可以捉拿住,请让我去。”他的父亲说:“这种事不是你能干得了的。”
孙坚不管父亲所言,立刻提着刀,大步流星星地奔向岸边,一面走,一面用手向东向西指挥着,好像正在分派部署人众对海盗进行包抄围捕似的。海盗们远远望见这个情形,错认为眼前的人是官兵前来缉捕他们,于是惊慌失措,扔掉财货,四散奔逃。孙坚不肯罢休,追杀了一个海盗才返回,其父亲见之,大感吃惊。孙坚却因此声名大振,郡府里召他代理校尉之职。
当时会稽郡人许昌在句章兴兵作乱,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许韶一起四处煽动诸县,聚集起同伙数以万计。孙坚以郡司马的身份召募精良勇敢的壮士千余人。会同州郡官兵,协力讨伐,击溃了这股势力。这一年,正是熹平元年(172年)。刺史臧旻向朝廷呈报了孙坚的功劳,于是,孙坚被任命为盐渎县丞,数年后,又相继改任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
孙坚历任三县县丞,所到之处,甚有声望,官吏百姓也亲近顺服。同他往来的人,常常达到数百多。这里有乡里耆旧名人,也有任侠好事的少年。孙坚对他们,像对待子弟亲友一样。接待抚养,尽心尽力。
会稽贼许生造反,逾年未平,亏得孙坚召募勇士,会合州郡兵马,阵斩许生父子。《三国志》中作许昌。
刺史臧旻,向朝廷上奏孙坚的军功,朝廷命未曾加封赏,但使他做了三任县丞。到了张角起义的黄巾之乱起,始由右中郎将朱儁保荐,历年从军,前文中已经叙及,无庸絮述了。
惟自张温出征后,司空一职,悬缺不补,会汉灵帝刘宏查阅案牍,得知杨赐、刘陶之前所上的奏章,曾云遣散张角的党羽,然后诛及渠魁。(此事见于前文584章。)当时汉灵帝刘宏置于此诸事而不理会,遂导致黄巾之祸蔓延。此时张角之乱虽然已平,但是前言俱在,汉灵帝刘宏也自我感觉到悔悟,因而加封杨赐为临晋侯,使代张温为司空;且封刘陶为中陵乡侯,使任谏议大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赐就职不过月余,便即病殁,汉灵帝刘宏也为此辍朝三日,素服举哀,优加赙赠,令公卿以下会葬,予谥号文烈。其长子杨彪袭爵。那谏议大夫刘陶,既而得入朝廷为言官,常思补衮尽职,因此复上疏言事道:
臣闻事之急者,不能安言,心之痛者,不能缓声。窃见天下前遇张角之乱,后遭边章之寇,每闻羽书告急之声,心灼内热,四体惊悚。今西羌逆类,私署将帅,皆多段颎时吏,晓习战阵,识知山川,变诈万端;臣常惧其轻出河东冯翊,抄西军之后,东至函谷,据厄高望。今果已攻河东,恐更豕突上京,如是则南道断绝,车骑之军孤立,关东破胆,四方动摇,威之不来,呼之不应,虽有田单陈平之策,亦计无所施。况三郡人民,皆已奔亡,南出武关,北徙壶谷,冰骇风散,唯恐在后,今其存者尚十之三四,军吏士民,悲愁相守,民有百走退死之心,而无一前斗生之计;西寇寝前,去营咫尺,胡骑分布,已至诸陵。将军张温,天性精勇,而主者旦夕迫促,军无后殿,假令失利,其败不救。臣自知言数见厌,而言不自裁者,以为国安则臣蒙其庆,国危则臣亦先亡也。谨复陈当今要急八事,乞须臾之间,深垂纳省,则国家幸甚,臣等幸甚!
书中所陈八事,不能尽述,大旨无非归罪宦官,说他欺君害民,酿成大乱。中常侍张让和赵忠等,得悉刘陶奏书,无不切齿怨恨,遂共同报告汉灵帝刘宏,说道:“前因张角事发,诏书晓示威恩,臣等并皆改悔;今四方安静,刘陶乃是嫉害圣政,专言盗贼;试想州郡并未上闻,刘陶何由得知底细?显而可见他与贼军通情,所以先来恫喝,要想把臣等尽置死地,方好任所欲为。愿陛下勿为所欺!”
真是为肤受之愬。昏君汉灵帝刘宏视张让和赵忠这两个阉人如同父母,总道他痛痒相关,不至诬告妄言,遂下诏谴责刘陶,收押他入黄门北寺狱。此狱为黄门所掌,当然归阉人鞫问,横加搒掠。刘陶自知必死,张目顾问宦官,说道:“朝廷已经省悟,加恩臣身,今为何又误信谗言?陶恨不与伊吕同俦,反与三仁并命!”
殷商有三位仁人,即微子、箕子、比干。话说至此,刘陶竟然用手用尽全力力扼住自己的脖子,当场气闭身亡。前司徒陈耽,也曾经反抗过当时的小人宦官,张让和赵忠,索性将他也罗织在内,拘拿系于狱中,亦被掠死。赵忠反而得朝廷超升进任为车 骑将军。赵忠欲位置私人,更追论讨伐贼军功臣,凡从前并未从军,只教是阉党走狗,多纳贿赂,便说他参与讨伐黄巾之乱,奏请授官。
执金吾甄举,前往面见赵忠,说道:“傅南容前在东军,有功不侯,天下失望;今将军亲当重任,应该进贤理屈,下副众心!”
赵忠也为点首,待甄举辞去后,即遣弟弟城门校尉的赵延,前往拜访傅燮,乘间与语道:“南容肯稍答我常侍,万户侯便可立致了!”
傅燮正色道:“人生通塞,乃是命中注定,若有功不赏,何莫非命?燮岂可妄求私赏哩?”
说得赵延无言可答,返报乃兄。乃兄赵忠越加衔恨,惟因傅燮为众人所推,未敢冒然加害;但将他调任汉阳太守。傅燮抵达任职数月,已是中平三年。贼帅韩遂,杀死同党边章,及北宫伯玉,纠集众人十余万,进军包围陇西,太守李相如,不能防御贼军,反与贼军联合,猖獗益甚。
汉阳贼王国,又自号合众将军,起应韩遂,四出寇掠。凉州刺史耿鄙,号召六郡兵马,进军讨伐贼众,令治中陈球为先驱。
陈球素来生性贪婪,为人民所怨恨,鄙亦未协舆情,傅燮知耿鄙出兵必败,于是向耿鄙进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