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再次笼罩两人之间,空气仿佛在战栗,连钢铁都为之折弯。
终于,佩图拉博低声叹息,从腰侧抽下头盔挂在指甲上,随手甩到地面。
“这样吧,”他说,“我们各带一队,从两个方向同时突入。看看谁先拆掉那门炮——你要是快,随你处置;我先动手,炮归我,洪索也归我。”
多恩微微皱眉:“你想把他带回去?”
佩图拉博望向远方的高地,眼神如玄铁铸成:“那小子是个材料……而且,在某些方面,他很像你。”
多恩沉吟片刻,终是点头:“你走北坡,我攻南线,三小时内完成合围。”
两人并肩走向地图台,身后,是轰鸣不息的战争机器,和整装待命的数百帝国战士。
北坡之上,佩图拉博率先展开行动。
他没有选择正面突击,而是将目标锁定在山体本身。他清楚,面对“火星型将军炮”那种级别的震荡与冲击,任何表层进攻都是自杀。于是,他干脆命令战团的工程连就地动工——将整座北山“吃”进去。
不到两小时,山体就被挖空了一整面。他的战士们像蚁群一样在岩石深处穿行,开掘、加固、铺设,效率之高令人震撼。高强度钢筋、铸铁梁柱与快干混凝土不断装配成型,一层层像是骨骼嵌入山脉之中。整个北坡在他精准的调度下,迅速变成了一台隐秘的战争机器。
为了抵御将军炮发射时产生的巨大震荡波,佩图拉博在山体深处掏出多个中空减震腔,并亲自监督安装了十三个质量调谐阻尼器——那是万年前泰拉防御工事中使用的技术,用以削弱地震与轨道轰炸带来的能量反弹。
这些由伺服机构和液压悬挂结构组成的巨大装置,如同山体的“内耳”,能在炮火冲击之际吸收震动,防止山体自身塌陷。
“别省燃料,推满能量,压制频率调到1.4赫兹。”佩图拉博站在地下中控室前,盯着投影图一一确认各装置的参数,“我要洪索听不到我们的脚步,但直到炮管折断都不知我们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