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私吞黄金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黄金不仅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更是稳定民心、支撑战争的坚实后盾。

蒋介石深知其重要性,因此特意将这一重任托付给了自己最信任的三人:俞鸿钧、吴嵩庆与汤恩伯。

他们三人,一位是金融界的泰斗,一位是财务管理的精英,另一位则是军界的悍将,这样的组合本应无懈可击,确保黄金运输万无一失。

然而,人性的贪婪往往能突破最坚固的信任防线。

汤恩伯,这位在外人眼中英勇无畏、忠诚可靠的将领,内心却悄然滋生了贪婪的种子。

在负责黄金运输的过程中,他利用职权之便,精心策划了一场场无声无息的“黄金大挪移”。

上海国库,这个本应存放着2万两黄金,作为国家紧急储备的要地,却因汤恩伯的私欲,只剩下区区6000两,其余的黄金如同人间蒸发,悄无声息地落入了他的私囊。

起初,这一切似乎进行得天衣无缝,汤恩伯凭借其在军中的威望和对下属的严格管控,成功掩盖了贪污的痕迹。

但随着时间推移,国库黄金的异常短缺开始引起了一些敏感人士的警觉。

俞鸿钧,作为中央银行总裁,对数字有着近乎苛刻的敏感,他察觉到黄金数量的不对劲,并开始私下调查。

与此同时,吴嵩庆也从财务记录中发现了端倪,两人迅速意识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腐败阴谋。

面对可能揭露的真相,俞鸿钧与吴嵩庆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一方面,他们深知一旦揭开这层遮羞布,不仅汤恩伯的前途尽毁,更可能牵连到整个上层建筑,引发政治地震;

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的忠诚卫士,他们无法容忍如此大规模的贪污行为,这是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极大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