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和平门外,琉璃厂。
这本来是明代为皇城烧造琉璃瓦的地界,也叫“海王村”。
后来燕京城区扩大,为了给居住区倒地方,琉璃厂外迁,但是地名却保留了下来。
进入我大清之后,在人人平等、公平公正的指导方针之下,实行满汉分城居住,即满人住条件好的内城,汉人住条件差的外城。
而琉璃厂虽然是外城,但却正处在内城边上,一些汉族官员选择在此居住,为的就是沾一点儿“满气”,往包衣方向硬蹭。
后来,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都选择建在琉璃厂这一带,而进京赶考的举人们却是住在会馆。
由此,琉璃厂就常年聚集大量官员、举人,对于书市、文玩、字画有着现实需求,于是时间一长,这里就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书店、古玩铺一家挨着一家,其中典型代表就是荣宝斋。
此时,在荣宝斋的门口,老地主正徜徉其间。
这荣宝斋虽然名声在外,但是店铺并没有想象中的气派,反而有些低矮。
但门两边的一副楹联确实是有点意思:
软红不到藤萝外,嫩绿新添几案前。
这又是“软红”,又是“嫩绿”的,属实是让韩老实有些浮想联翩——软红不让碰,那可不就是绿了嘛……
本来韩老实是不想进荣宝斋的,但是为了让车夫小李子顺利拿到两个银角子的好处费,勉为其难,就逛上一逛吧。
等小李子兴高采烈的拿到钱之后,就按照与韩老实在路上做好的约定,回了自己的住处——太平仓胡同七号。
不要误会,小李子可不是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