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垂拱殿内赵桓正与群臣商讨着此次缴获、伤亡、战后抚恤等问题。
就在几位朝廷大员讨论激烈时,王怀吉小跑着进来在赵桓耳边俯首低声说着什么?众位相公见此也是面面相觑,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因为垂拱殿是皇帝平时听政的地方,所以王怀吉也不敢打扰,但是太子要求他进去禀报,他又不能不去,所以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告知皇帝。
赵桓听说自己的儿子也要进殿内听政学习,他自己多少有些欣慰,随即便同意了赵湛的请求,随着赵湛进入大殿,朝廷诸公只是愣了一下,随即便起身行礼“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如今的赵湛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年仅九岁他就成了万众瞩目的太子,且没有兄弟可以与其争斗,可以说只要赵湛不犯错,等到赵桓百年之后,皇位必定是他的。但现在赵桓还年轻,朝堂诸公还没有多少人将心思放在他的身上。
赵湛入殿后也十分谦虚,与赵桓打过招呼后便直接入座静静的听着朝廷诸公议论。
没过多久,便到了伤亡将士抚恤这个问题上,赵湛终于起身了他先对着赵桓行了个礼,然后说道:“父皇儿臣今日出宫到访了一个医馆,医馆内有数百受伤的将士,他们中有的人断了一条手臂,有的人没了一条腿,他们都是家中的顶梁柱,如今变成了这个样子,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是一件不幸,儿臣希望父皇能加大抚恤力度,如此一来,才能让将士们保我大宋安定”
听到他的话赵桓与殿内诸公都是一惊,没想到年仅九岁的皇太子竟能说出这样以百姓为先的话。赵桓赞许地点了点头,朝堂诸公则面面相觑,似乎心里下定决心要提前与这位皇太子打好关系。
“湛儿能有如此觉悟,为父深感欣慰。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将士们为了我大宋江山流血流汗,我不能寒了他们的心。户部尚书。”
“臣在”被点名的户部尚书心里一激灵,他还是硬着头皮出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桓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才开口道:“这次伤亡将士的抚恤金可统计出来了,”
“回官家,微臣已经统计完毕直接阵亡的将士有人,受伤的将士从轻伤到重伤一共有人,根据《户部军需则例》士兵头等伤恤银30两,二等伤25两,三等伤20两。随军出征的子弟,跟役,奴仆,因战受伤的,也按伤残等级给予一定抚恤。作战负伤三处以上的官员和受伤致残的士兵,不论服役长短,退役后可领取在职俸饷的一半。对于阵亡将士根据规定,武官自外委经制至提督,阵亡的按职位高低,赏银100两至800两。据此臣推测,此次抚恤银两需从户部拨400万两即可。”
听完户部尚书的陈述殿内的官员普遍认为抚恤一事不用再进行讨论,纷纷肯定了户部尚书的方案认为只需要朝廷拿钱就可以。
但赵桓听完后却皱了皱眉头,400万两对他来说不算多,刚刚抄了那几个贪官的家,现在户部的银钱可谓是堆积如山,但是这样的抚恤制度依旧无法让士兵们没有后顾之忧,将士们一旦有了后顾之忧,便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战斗,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赵桓决定改一改这抚恤制度,随后他便朗声道:“朕认为户部尚书所说的没有问题,但还是有一些欠缺有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