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各国态度

北宋君临天下 顾佣兵 1160 字 2个月前

开口询问的正是大理的相国:高泰运,自从哥哥高泰明于北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逝世后,他便接过了相国的这个大位,不过他的能力虽比不上高泰明,可也是上得了台面的。

“相国,此事绝非朕一意孤行,如今,虽然形势不明,可是我们更要摆明自己的态度,我大理周边强国林立,要是没有一个强国庇护,日后难免灾祸不断,而大宋国力强盛,兵精粮足,占地万里,自从在政和七年向送称臣后,你看看周边哪个国家还敢挑衅我大理?”

“这件事不必再议了,就按朕说的办。”看着硬气起来的段正严,高泰运也不敢再过度顶撞,虽然大理国的大权掌握在他们高氏一族,可是这段正严依旧是名义上的皇帝,要是闹得太僵,双方面子上都过不去,况且两家还是姻亲。

“臣遵陛下旨意,这就马上下去办。”

随着大理亮明态度,高丽国内也出现了两种声音,新即位的高丽仁宗,尚且年幼,朝政被外戚李资谦把持,不过就在公元1126年12月,也就是几个月前李资谦,没叛乱被流放,最终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现在的高丽权力再次被分割,隐忍多年的高丽仁宗终于得到了权利。他现在很想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之前高丽就和女真多次交战,虽然互有胜败,但是李姿谦一直不服,等到金太宗继位后,他便加紧组织兵马,制造兵器,等到现在高丽在编的部队已经超过了20万,主要还是因为之前与女真人交战死伤了十万众,其实这20万人里,真正的军队士兵不过五万人,毕竟像高丽这样的小国,总人口加起来才多少?

20万不过是幌子罢了,但是真要凑也能凑出这么多人来,不过有没有战斗力就不知道了。

“诸位臣公,如今宋金开战,正是我们夺回长白山以南土地的最好时机,不光能扩大我朝国土,还能迎合宋朝。此乃一举两得的好事,不知哪位臣子愿去。”

仁宗说完后,便立马冷了场,毕竟这种费力不讨好,而且还很难做的事,谁愿意去?

且不说能不能打赢金国,就算打赢了,恐怕也是死伤惨重,况且也打不赢。

终究还是皇帝年龄小,如今还不到20岁,还不知道天高地厚。

“王上,金国是大不如我们再等些时日。”开口说话的正是高丽中书侍郎平章使:徐载,他在曷懒甸之战中死守吉州城,多次立功,三次出镇两界,说是高丽第一名将也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