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众将领这才明白,这些地方官员,为了逼走边军,才故意拿这样的饭食来对待他们。
“真他娘的可恨!”
吴六子小眼睛一转,心里已经惦记上了。
叶十三面色阴沉,目光中透着寒意,沉声道:“我边军吃这等饭食,也不是吃不下去,关键是公粮的事,绝不能姑息。驿站乃官道重要之地,他们都如此胆大妄为,其他地方怕是更不堪设想。”
袁彪也点头附和,“王爷,他们想尽早让咱离开内地,就是怕咱边军插手地方事务,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得想个法子整治这些人。”
叶十三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此事不可鲁莽,咱们找条缝来,再给他杜儒轩下蛆。边军是不宜插手地方事务,但一字并肩王就未必不可!”
话音一落,吴六子把脸转向刘三蛋,道:“去,摸一下这驿站的仓房,探探驿站粮食储存的情况。”
“小的遵命!”
刘三蛋大嘴一咧,一溜烟就跑了个没影。
“吃!”
叶十三皱了皱眉,望着桌上的粥饭,道:“就当大家忆苦思甜了,之前在边城,这等饭食也没少吃,如何打了几次胜仗就吃不得了?”
如此一说,众将领不吭气了,就当这顿饭是出气饭。
饭还没有吃完,刘三蛋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两条空米袋。
“王爷,请看这个!”
刘三蛋把两条空米袋摆在地上,众将领一眼就看出了不同。
两条米袋质地和颜色大致相同,但一只角上的印记就不同了。
两条米袋其中一条袋子的右上角,印着的是一个“徐”字,字体是黑色印墨。另一只米袋的印字却在左上角,为红色印记,圆圈中是一个“京”字。
望着米袋上截然不同的印字颜色和印记,袁彪的脸就绿了,恨声道:“红字是京都的官仓米,黑色印字是地方粮行东家的字号标记,看来,这朝廷从官仓调拨给各驿站的米,在这三十里铺的驿站,却是走了偏门?”
“会走了哪里?”叶十三张口就问。
袁彪从地上拿起米袋,分别在桌上抖了一抖,然后指着掉落在桌面上的几颗米粒说道:“虽然都是糙米,但官仓出的新米,色泽发白,倒入民仓的米可就不同了,不但色泽暗淡发黄,而且还有霉味和杂质。”
“为何要倒入民仓?”叶十三又是一句问。
“猫腻就在此处!”
袁彪扔掉米袋,两只手分别捡起桌上的两种米粒,举到叶十三面前说道:“这倒入民仓的米,原本出自官仓,官家储存的库米,存放时间长了就开始变质,到每年新米入库时,司库官员将这类陈米划入损耗列,作为牲畜饲料低价倒卖给不法粮商,从而赚取差额。或者,司库勾结粮商,将粮商库存的陈米,以正常新米的购价做账入库储备,然后将原本储备的新米倒出给粮商,如此一出一进,大把的银子就落到了自个的口袋。”
“反正,这类储备用粮,是朝廷专为备荒、备战、赈灾而设,就是把烂米作新米入库,或者是将新米作烂米处理,这在账面上是看不出来的。”袁彪说完,又补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