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双雄决矢

应天府的根基在新政下日渐稳固,如同熔炉中锤炼的精钢,但西面的阴影却以更快的速度笼罩而来。陈友谅,这个弑主篡位、性格酷烈却又能力卓绝的枭雄,在彻底消化了徐寿辉的势力后,终于将矛头对准了应天。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挟雷霆之势,亲率巨舰千艘,精兵六十万,号称百万,顺江东下!其舰船高大楼巨,旌旗遮天蔽日,声势之浩大,江南震动!

消息传回应天,吴国公府内一片凝重。即便早有预料,但当这庞然大物真正压境时,那股窒息般的压力仍让所有人面色发白。

“六十万……艨艟斗舰,望之如山……”连素来悍勇的汤和,声音都带着一丝干涩。应天倾尽全力,能战之兵不过二十万,水师战船更是远逊于陈友谅的巨型楼船。

徐达眉头紧锁,盯着沙盘上那代表陈友谅舰队的庞大标记:“敌众我寡,硬拼绝非对手。且其势正盛,锐不可当。”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田娃(陈远)。这位屡次创造奇迹的参军,已是军中毋庸置疑的智囊核心。

田娃面沉如水,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他熟知鄱阳湖之战的历史走向,但亲身置身其中,才真切感受到那泰山压顶般的危机。陈友谅的舰队是实实在在的巨无霸,其兵力优势是碾压性的。

不能硬拼,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优势!天时、地利、人和,还有……技术代差!

他走到沙盘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的狭窄水道——湖口。

“陈友谅势大,然其弊有三!”田娃声音清晰,带着一种冰冷的镇定,“一,舰大则笨重,转向不便,利于宽阔江面决战,却不利于狭窄水域机动。二,兵多则粮秣消耗巨大,补给线长,利于速战,不利久拖。三,陈友谅弑主自立,其麾下未必心服,内部必有裂隙!”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朱重八:“故,我军战略,当为:诱敌深入,以逸待劳,避其锋芒,击其惰归!将陈友谅的巨舰引入鄱阳湖狭窄水域,限制其机动,再利用火攻、小船袭扰,疲其师,耗其粮,待其士气低落,内部生变,再寻机决战!”

“如何诱敌?”朱重八沉声问。

“示弱!”田娃斩钉截铁,“主动放弃沿江一些据点,佯装畏惧,一路退守。可派一部水师,前出接战,许败不许胜,将陈友谅主力引入鄱阳湖!同时,立刻动员所有匠作营,昼夜赶工,大量制造小型快船、火船,以及……我新设计的‘水底鸣雷’(原始水雷)和‘连环火箭’!”

他快速画出几种新式武器的草图:利用木箱、火药和触发机关制作的简易漂浮水雷;将多支火箭捆绑在一起,同时发射以增强火势的装置。

“这些东西,造价低廉,制作快捷,虽不能决定胜局,却可大量杀伤敌军,扰乱其阵型,更重要的是——打击其士气!”

朱重八看着田娃,眼中闪烁着信任与决绝的光芒。“好!就依你之策!徐达、汤和,你二人负责前线诱敌,务必做得逼真!常遇春,你负责接应,且战且退!廖永忠、俞通海,所有水师,听候调遣,准备湖内决战!田娃,所有器械打造、后勤调度、全局谋划,由你一体负责!此战,关乎我等生死存亡,望诸位,同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