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以毒攻毒,步步为营

次日卯时,苏晚蹲在药柜前,指尖在藤类药材中逐一划过。

苏大夫,这味夜交藤...小翠捧着新晒的药筛站在身后,筛网里的藤条还带着晨露,您当真要换?

苏晚捏起一截普通青藤,放在鼻下轻嗅,原方里的夜交藤掺了铅粉,若继续用,他体内的毒只会越积越深。她将青藤与解毒的甘草叶混在一起,但直接揭穿太便宜他了——换普通藤类能稳住表面,加微量甘草解毒,既能让他症状缓几分,又不会彻底解了旧毒。

小翠眨了眨眼:这样他既觉得我们没识破,又能...

看他下一步动作。苏晚将配好的药包进黄纸,在封口处用朱砂画了个十字,你记着,每日辰时、申时各记一次他的症状:手抖频率、夜醒次数、是否有口内生金属味——这些都是铅中毒的征兆。

药包递到小翠手里时,窗外传来马蹄声。

苏大夫!药童小福掀帘进来,额头沾着星子汗,藩王府的马车在门口候着,说赵殿下请您去复诊。

苏晚的手指在药柜边缘顿了顿。

她早料到赵允熙会急着召见——换了药的第三日,铅毒被甘草缓了半分,他的头痛该轻些了,正是试探的好时候。

藩王府的偏厅里,檀香烧得太浓,熏得人喉头发痒。

赵允熙斜倚在软榻上,锦被下的手指不再泛青灰,却仍不自然地蜷着。

他见苏晚进来,抬了抬下巴:苏大夫的药,倒是比杜医师的管用。

殿下体质特殊,原方配伍需得慢慢调。苏晚垂眼行礼,余光瞥见案几上摆着半卷《晋州志》,书页正好翻在二字上。

赵允熙端起茶盏,青瓷盏沿磕在牙上发出轻响:昨日太医院张院正来府里,说你让人送了药渣去验。他突然笑了,苏大夫年纪轻轻,倒是操心许多事。

苏晚的后颈泛起凉意。

她早让顾昭把药渣送去太医院,原是要坐实铅毒之事,可赵允熙这么快就得了消息...看来藩王府的耳目比她想的还深。

臣只是医者。她声音放得极软,验药渣是怕药材有误,误了殿下金躯。

医者?赵允熙放下茶盏,杯底重重磕在案上,可本王听说,你那医馆里,总有些逃荒来的晋州百姓。

他们说三年前晋州大旱,赈灾粮运到州城就没了影——苏大夫,你说这算医者该管的事么?

空气骤然凝住。

苏晚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一下一下撞在肋骨上。

赵允熙这是在挑明了问她是否查赈灾粮的事——而她昨日才让影十一去查晋州旧账。

臣不敢。她屈膝行大礼,发顶的银簪垂落,在青砖上投下细碎的影子,百姓找臣看病,偶尔说几句家乡事,臣不过当耳旁风。

赵允熙忽然伸手,指尖挑起她鬓边的碎发:你若愿入本王幕府,本王保你母亲安享晚年,保你弟弟进太学读书。他的指腹带着铅毒侵蚀后的粗糙,如何?

苏晚强压下想后退的冲动。

她能闻到他袖中散出的药气——是她换过的青藤混着甘草的味道。

这股清苦突然让她想起逃荒时,母亲用最后半块药饼喂她的模样。

臣...只愿守着医馆,治些寻常病症。她垂眸,睫毛在眼下投出阴影,还望殿下成全。

赵允熙的手顿在半空,忽然笑出声:罢了,医者总爱说这些虚话。他挥了挥手,杜医师送苏大夫出去。

杜仲就等在偏厅外。

他穿着深灰医袍,腰间挂着的药囊绣着金线云纹,见苏晚出来,皮笑肉不笑地欠身:苏大夫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