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灵光倾城·荧屏相思

怀柔影视基地,《神雕侠侣》筹备组的试戏棚内,空调冷气开得很足,空气却因期待而略显凝滞。巨大的绿幕前,搭建着古墓寒玉床的局部场景,幽幽的蓝光弥漫着寒意。

刘艺菲已然妆成。

一身素到极致的月白衣裙,料子轻薄如烟似雾,行走间仿佛有流云拂过。长发如瀑,用一根简单的白玉簪松松挽起,几缕青丝垂落颊边,更衬得那张小脸莹白如玉,清冷得不染尘埃。

额间一点嫣红的朱砂,是这身素缟中唯一的艳色。她只是静静站在那里,微微垂着眼睫,周身便弥漫开一种隔绝尘世的疏离与空寂,俨然便是古墓中走出的“姑姑”。

张记中端坐在监视器后,眼神锐利。棚内落针可闻。

试戏正式开始。三位“杨过”候选人——聂远、佟大为、黄晓明依次上场,与刘艺菲对戏关键片段。

聂远饰演少年杨过初入古墓,野性跳脱中带着被“姑姑”容光所慑的震撼,眼神里的痴迷几乎不用演。佟大为演绎中年重逢,将深情藏在嬉笑怒骂之下,别有一番心酸沧桑。

黄晓明则展现出中年杨过的悲愤与炽热,动作大开大合,情绪饱满,在涉及肢体接触的桥段也处理得谨慎而自然。

刘艺菲全程保持着小龙女应有的清冷疏离。面对少年杨过的野性好奇,她眼神淡漠如视顽石;面对中年杨过的沧桑深情,她深潭般的眸子里终于漾开一丝极淡、几乎无法捕捉的涟漪;

应对情绪激烈的质问,她依旧维持着那份冰封下的克制,仅在细微处传递着角色的内心波澜。她的存在本身,就如同一个精准的标尺,清晰地映衬出三位演员的不同特质和演绎方式。

试戏结束,三位演员离开。棚内只剩下张记中和核心团队。

“大家说说看法。” 张记中环视众人。

“少年杨过,聂远那股野性和少年感,确实无人能及。眼神里的痴迷,是少年人最纯粹的爱慕,演活了。” 动作指导首先表态。

“中年杨过……佟大为那种嬉笑怒骂下的深情,层次更丰富,更耐品。黄晓明……帅是帅,演得也卖力,但总觉得少了点历经沧桑后的沉淀,有点……过于外放了?” 编剧摸着下巴。

“黄晓明的形象更符合大众对‘大侠杨过’的期待,市场接受度可能更高。” 制片主任从商业角度补充。

张记中沉吟良久,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最终,他拍板:“聂远演少年时期,无可争议。中年杨过……黄晓明和佟大为各有千秋。

但综合考虑人物形象的连贯性、市场期待,以及……” 他顿了顿,没有明说,但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那未尽的“华谊因素”,“最终人选,黄晓明。”

他看向刘艺菲:“艺菲,你觉得呢?”

刘艺菲早已从“姑姑”的状态中抽离,恢复了平时的沉静。她点点头,声音平和:“张导和各位老师决定就好。我相信无论哪位老师演过儿,都会全力以赴的。”

姿态大方得体,分寸感极佳。只是在垂下眼睫的瞬间,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不易察觉的遗憾,很快被平静取代。

消息暂未公布,棚内的空气却似乎因这决定而尘埃落定。

千里之外的伦敦,松林制片厂巨大的蝙蝠洞布景内,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巨大的机械装置轰鸣,模拟着瀑布的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冰冷的水汽弥漫。

湿滑的岩石地面上,身着沉重蝙蝠战衣的克里斯蒂安·贝尔,正与数名特技演员进行着高强度的搏斗拍摄。

“停!” 汪言的声音透过扩音器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大步从湿滑的岩石上走下,来到贝尔身边,比划着刚才的动作,

“克里斯蒂安,布鲁斯这里的愤怒要更内敛!他是在发泄,但发泄的目标是训练假人,不是失控!你的拳头是精准的武器,不是乱砸!记住‘夜翼流’的控制感!重来!”

口袋里的卫星加密手机震动。汪言立刻走到安静角落。

屏幕上跳出来自“小仙女”的信息,附带几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