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中旬的洛杉矶,好莱坞的空气似乎都被一种久违的燥热与兴奋所点燃。
这种兴奋的源头,是上个周末刚刚引爆北美院线的两部影片——《宿醉2》与《飓风营救2》。它们像一对配合默契的双响炮,在这个暑期档的尾巴上,把票房市场炸了个底朝天。
汪言坐在纽约锚点影业总部的办公室里,窗外是曼哈顿鳞次栉比的水泥森林。他面前的大屏投影上,是刚刚由马克·约翰逊亲自汇总发送过来的、热得烫手的即时票房数据简报。
《宿醉2》,这部在北美被视为R级成人喜剧标杆的续集,在周五(8月18日)开画首日就势如破竹,登陆全美3659家影院,单日狂卷3120万美元!
整个周末三天,北美票房总计8594万美元!这个数字不仅轻松碾压了第一部创下的记录,更是一举登顶R级喜剧电影历史最高首周末票房的王座!
影评人和分析师在简报中都用了爆炸性词语来描述,甚至预测其最终北美本土票房将轻松突破3亿美元门槛。
投影屏幕向下滚动。
《飓风营救2》。同样在周五开画,3706家影院规模甚至比《宿醉2》还大一丢丢。首周末三日票房4950万美元。
这个数字单看似乎略逊于《宿醉2》,但其意义毫不逊色:它证明了《飓风》系列从第一部开始奠定的紧张动作片风格、扎实的剧情基础和连姆·尼森无可替代的“地表最强老爹”形象,成功经受住了续集的考验。
45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加上首周末就几乎全部收回的票房,这本身就是一部优秀商业动作续集最有力的勋章。全球最终票房过3亿也是板上钉钉的前景。
两部电影,两个类型,全部大获成功。汪言指尖轻轻敲击着红木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这是锚点影业又一次漂亮的组合拳出击,巩固了其在好莱坞独立制片领域“金字招牌”的地位。
他几乎能看到那些六大制片厂的决策者们在会议室里反复研究锚点成功的模式——精准的类型定位,信任导演与核心卡司,不瞎干预创作,但关键节点(比如剧本、选角、预算投入)掌控精准。高效与信任的平衡。
票房是冰冷的数字,但数字背后的人心,被另一个人牢牢攥紧。亚历珊德拉·达达里奥(Alexandra Daddario)这个名字,伴随着《飓风营救2》的海报,再次占据了所有娱乐新闻版面。
这一次,她不再是《加勒比海盗》里凭湿身戏一鸣惊人的“性感新人”。在《飓风营救2》中,她饰演的“金·米尔斯”完成了华丽蜕变——从第一部里那个只能尖叫着打电话等爸爸来救的“麦高芬”少女,蜕变成了一个能冷静分析敌情、用钥匙开锁自救、甚至能精准递枪给父亲并肩作战的年轻女性。
影片里一个关键镜头:
废弃工厂的阴影中,达达里奥满脸血污,湛蓝色的眼睛里没有恐惧,只有一股破釜沉舟的狠劲儿,她用颤抖却无比坚定的手解开了绳索,拿起地上的钢管,狠狠砸向逼近的绑匪的膝盖。那一刻的爆发力,让银幕前无数观众屏住了呼吸。
角色弧光的完整,加上那张老天赏饭吃的脸蛋和身材——尤其是被媒体称为“爱琴海之泪”的湛蓝双眸,以及发育后愈发傲人、紧身战术背心都快包不住的曲线——让她瞬间成了全美男性荷尔蒙的代名词。
美貌与坚韧兼具。这是媒体给她最多的评价词。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首先是商业价值的爆发。达达里奥经纪人的电话在过去三天就没停过,据说助理光是整理邮件列表就用了两个小时。之前还在犹豫观望的品牌代言人邀约,此刻就像潮水般涌来,报价几乎是《飓风营救2》上映前的两倍起跳!
最重量级的当属法国顶级奢侈品牌香奈儿抛出的橄榄枝——邀请她成为香奈儿N°5香水的全球代言人!这是对她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的顶级认可,也是其个人商业价值火箭式蹿升的铁证。
同时,像Calvin Klein内衣、欧莱雅全球彩妆等领域的顶级合约也纷纷排在了她的案头,等待着她的签字画押。
8月21日,《Maxim》杂志年度“全球男人最想约会女星”票选结果揭晓。
封面是达达里奥的特写——湿漉漉的栗色长发随意披散,一件几乎透明的白色吊带背心勾勒出惊心动魄的弧度,她微侧着脸,那双蓝眼睛透过纸面直击人心扉。内页大标题写着:「风暴之后,她来了:亚历克斯·达达里奥,我们梦想的终极答案!」
票选结果具有压倒性优势。她将杰西卡·阿尔芭(《神奇四侠》隐形女)、斯嘉丽·约翰逊(复联前的性感象征),以及《绝望主妇》里风情万种的伊娃·朗格利亚通通甩在身后,强势登顶!
《Maxim》的专访稿写得极其煽情:
记者:亚历克斯,恭喜你!拿下‘全球男人最想约会女星’头衔是什么感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达达里奥:(笑)难以置信!感觉像是做梦。非常感谢所有投票支持我的朋友们!
记者:我们都知道《飓风营救2》正在大卖,这次饰演‘金·米尔斯’,和第一部完全不同,更像一个战士?
达达里奥:是的。连姆(尼森)一直是我的榜样。这次的金经历了更多,她变得更坚强,也更清楚父亲为她付出了什么。能出演这样一个有深度的角色是我的幸运。几场动作戏拍摄很辛苦,但看到成片效果,什么都值了。
记者:我们都知道你出演了《加勒比海盗》系列,现在又是《飓风营救2》,你的职业生涯像坐上了火箭? 达达里奥(眼神真诚):是的,我确实非常幸运。但我想说的是,这一切都始于一个机会,一个相信我的人。
记者:你说的人是? 达达里奥(微笑加深):汪言导演。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飓风营救》的试镜室。坦白说,当时我只是众多试镜者中的一个,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但他只跟我简单地聊了聊对角色的想法,然后,就给了我一个改变人生的角色。在《海盗》系列里,他再次给了我扮演伊丽莎白·斯旺的机会。
这份信任,对一个演员来说是无价的。锚点影业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公司,它充满创造力,也给了我难以置信的安全感。能成为这里的一员,我非常幸运。
这段充满感恩的专访,被“好莱坞报道者(THR)”、“综艺(Variety)”、乃至《纽约时报》艺术版块反复转载。
“达达里奥公开致谢东方伯乐”成了最热的娱乐标题之一。无形中,锚点影业和汪言的名字,借助达达里奥的超级人气,进行了一次价值数千万美元都难以企及的品牌背书。
这种连锁反应以惊人的速度发酵开来,波及了整个好莱坞的权力场核心。比弗利山庄的下午茶、日落大道的咖啡馆、各大制片公司高层办公室里,关于“锚点影业”和“汪言”的讨论,从未像此刻这么频繁和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