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顿家宴的温暖与满足感,并未让堡垒内的众人沉溺太久。杯盘狼藉被高效的自动清洁系统处理干净后,一种崭新的、井然有序的节奏,便开始在这座地下方舟内悄然运转起来。旧世界的“日常”已被彻底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在绝对生存逻辑之上的“新的日常”。
黎明时分(依据内部模拟的昼夜循环),没有阳光唤醒,但柔和的晨光模式已自动点亮生活区。家庭成员们几乎在同一时间醒来,长期的训练和末世将至的紧迫感,早已将懒散从他们的生物钟里剔除。
清晨:体能储备与情报汲取
一天始于训练区。这里配备了从旧宅搬来的部分基础器械,以及陈默最后采购清单里的专业设备。陈锋是总教官,他的训练计划残酷而高效。
陈默的训练方式与他人不同。他并非专注于肌肉力量的突破,而是进行着一种近乎自虐的精神力锤炼。他会将自己置于复杂的障碍环境中,同时维持空间感知的最大范围与精度,并尝试进行高频次、微小物体的精准投送练习。汗水浸透了他的运动服,脸色时常因精神力的剧烈消耗而显得苍白,但他眼神中的专注与冰冷从未改变。他能感觉到,每一次极限的压迫后,那凝练的精神力便仿佛被锻造得更加坚韧,对空间的掌控也越发精妙入微。那模糊的情感感知能力,似乎也在这种锤炼下,变得稍微清晰了一些。
陈建国和李秀娟也未缺席。陈建国在陈锋的指导下,进行着力量恢复和基础格斗技巧的训练,这位年过半百的父亲,展现出惊人的毅力。李秀娟则与苏婉一起,进行着增强心肺功能和柔韧性的练习,这对于后勤支援和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至关重要。
陈浩和陈雪的晨练则更偏向于“软实力”。陈浩会在跑步机上慢跑,同时在大脑中进行着复杂的编程构思或设备结构推演。陈雪则一边进行舒缓的瑜伽,一边通过植入耳内的微型耳机,接收着由她设定的程序自动筛选、播报的全球重要新闻简报和网络舆情分析。
一小时的晨练结束,众人洗漱用餐。早餐通常是高蛋白、高纤维的搭配,由厨房智能设备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数据和建议营养摄入量自动生成,高效而精准。
上午:各司其职与系统维护
早餐后,便是各自岗位的时间。
陈建国坐镇指挥中心,开始他作为“内务总管”的一天。他需要审阅由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的昨日物资消耗报告、能源产出与储备情况、各区域设备运行状态日志。他需要协调“种植层”与“养殖层”的工作计划,确保食物链的稳定。贡献点制度的试运行框架也需要他最终敲定细节。他的沉稳和经验,是堡垒内部秩序得以维系的关键。
陈锋的任务是安全检查与防御演练。他带着检查清单,逐一巡视堡垒的每一个防御节点——高压电网的继电器、自动弩箭的机簧、监控探头的角度与清晰度、通风管道的过滤网、各道气密门的密封性能……他还会不定期地拉响不同级别的模拟警报,测试家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到位情况,将实战演练融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