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垒信息深井内,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只有服务器散热风扇永恒的嗡鸣与屏幕上永不停歇的数据流,标记着这里的运转。陈雪已经记不清自己在这片幽蓝的光芒前连续工作了多久,她的眼白布满了血丝,但瞳孔深处却燃烧着一种近乎执拗的专注火焰。面前数个光屏上,瀑布般流淌着经过初步过滤、却依旧杂乱无章的加密信号——它们来自林凡势力的内部通讯网络。
对7号能源点的作战计划已经初步拟定,但核心障碍依然横亘在前:缺乏精确的内部分布图和实时兵力部署信息。强攻的风险太高,代价可能无法承受。破解林凡势力更高级别的通讯密码,获取关键情报,成为了决定行动成败乃至减少伤亡的关键。
这套新启用的加密协议,显然是在经历了“鼹鼠”泄密和接连打击后,林凡方面紧急升级的产物,复杂度远超之前。陈雪尝试了多种已知的破译算法,都如同撞上了一堵不断变化的密文之墙,进展缓慢。
她没有焦躁,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那些被拦截的、虽然无法解读内容,却记录了通讯时间、频率、信号强度和收发端粗略位置的元数据。她像一位考古学家,在破碎的陶片中寻找着历史的脉络,试图从这些看似无用的“外壳”中,拼凑出内在的规律。
一天一夜的不眠不休后,一个细微的异常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发现,其中几个特定频率的信号,其发射源并非固定,而是在“血狼堡”内部几个关键区域之间规律性地移动,且通讯时间往往集中在林凡已知的议事时间段前后。
“这是……内部巡逻队的实时汇报?还是高级军官的移动通讯?”陈雪喃喃自语,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快跳动,将这些异常信号单独剥离出来,与已知的林凡内部人事结构和活动规律进行交叉比对。
她构建了一个复杂的关联模型,将信号特征、时间节点、移动轨迹与已知的少数几个破译出的低级指令(如换岗代码)进行拟合。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的过程,如同在黑暗中仅凭几根散落的丝线,试图编织出整幅挂毯的图案。
就在精神濒临透支的边缘,她捕捉到了一组极其短暂、功率却异常稳定的信号脉冲,它混杂在大量杂讯中,几乎被忽略。这组脉冲的编码方式,与她之前成功破译的一种老旧后勤密码,有着某种同源却更加复杂的数学关联!
灵感如同闪电划破黑暗!
“是了……他们是在旧密码基础上,叠加了非线性变换和动态密钥……”陈雪眼中爆发出锐利的光芒,疲惫一扫而空。她立刻调整破译方向,调用堡垒服务器的大部分算力,针对这组关键脉冲和其关联的旧密码体系,发起总攻。
屏幕上,无数代码疯狂滚动、碰撞、组合、验证……
几个小时后,当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来临,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一道坚固的加密壁垒,终于被撕开了一道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