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拜谢恩师礼数周 家书捷报喜盈门

------

第八十九章 拜谢恩师礼数周 家书捷报喜盈门

府试金榜题名,尤其是陈彦再次高中案首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悦来居”客栈,并向着整个江陵府城扩散开去。客栈掌柜、伙计以及同住的其他学子,纷纷前来道贺,言语中充满了羡慕与敬佩。十一岁的府案首,连中两元,这在整个江陵府的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陈彦“神童”之名,至此已是实至名归,声名鹊起。

待最初的喧嚣稍稍平息,赵文渊先生便将陈彦和赵修远叫到房中,正色道:“府试高中,尤其是取得了案首和第三名的好成绩,按礼数,需得前往府衙,拜谢主考官周知府大人的提携之恩。此乃士子应有之礼,不可怠慢。你二人需收拾齐整,随为师前往。”

“是,先生(父亲)。”陈彦和赵修远肃然应道。他们深知,这不仅是礼节,更是踏入士林、建立人脉的重要一步。

三人换上整洁的儒衫,备好名帖和些许并不贵重却显心意的土仪(如清河县的特产),来到了威严的江陵府衙。通传之后,很快便有衙役引他们进入二堂花厅。

知府周文正大人早已在花厅等候。他今日身着常服,神色比放榜那日更加温和。见到赵文渊带着两位年轻学子进来,他脸上露出笑容,尤其将目光落在陈彦身上,充满了欣赏。

“学生赵文渊,携小徒陈彦、犬子修远,拜见府尊老大人!感谢老大人提点之恩!”赵文渊率先躬身行礼,陈彦和赵修远也紧随其后,恭敬行礼。

“文渊兄不必多礼,二位贤契请起。”周知府虚扶一下,笑道,“坐,看茶。”

众人落座后,周知府目光灼灼地看向陈彦,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陈彦,你此次府试,文章本官亲自看过,经义扎实,策论务实,诗赋亦佳,尤其是那首《江陵夜泊》,意境开阔,格律精严,确是难得一见的好诗!十一之龄,便有如此才学与见识,连中两元,实乃我江陵府士林之幸事!望你戒骄戒躁,潜心向学,院试在即,再接再厉,若能连中小三元,必将成为一段佳话!”

陈彦连忙起身,谦逊地答道:“老大人谬赞,学生愧不敢当。此次侥幸得中,全赖先生平日悉心教导,以及老大人的错爱。学生定当谨记老大人的教诲,刻苦攻读,不负期望。”

周知府满意地点点头,又勉励了赵修远几句,说他基础扎实,进步显着,望其继续努力。随后,他又与赵文渊闲聊了几句府学文风、地方教化等事,气氛融洽。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后,周知府端茶送客,赵文渊便知趣地带领弟子告辞出来。

整个拜见过程,礼节周全,气氛和谐。周知府的勉励和赏识,无疑给陈彦和赵修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官方的认可和期许。

回到客栈,陈延岳早已等候多时,得知拜见顺利,更是喜上眉梢。他搓着手,对陈彦和赵文渊说道:“赵先生,彦儿,府试既然已经考完,而且考得这么好,我想着,是不是该回家一趟,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家里?爹娘和哥嫂他们,肯定天天盼着消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