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子呵呵一笑,拍了拍腰间的朱红酒葫芦:“材料嘛,天风郡库藏、皇甫家积累,加上老夫和你那些师叔师伯们这么多年的家底,凑一凑,核心部分应该够了。至于技术……”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林昊一眼,“你小子脑子里,不是装了不少‘异界见闻’吗?结合我混元宗的炼器之道,未必不能成事。”
林昊顿时了然。师叔祖这是默许乃至支持他,将来自其他世界的科技理念,与修真炼器术进行融合!
说干就干。在混元子的首肯和暗中协调下,林昊获得了调动天风郡联盟部分稀有资源的权限,同时,几位精于炼器、阵法的混元宗长辈也被“抓了壮丁”,参与到这项前所未有的“跨界星舟”炼制计划中。
炼制地点选在了流云城外百里的一处隐秘山谷,此地灵脉充裕,且被混元子亲手布下禁制,隔绝内外。
炼制的核心,自然是林昊。他不仅是设计者,更是核心技术的提供者与融合者。他首先根据万界星图提供的虚空环境数据、以及从机械祖源世界获取的星舰基础结构知识,勾勒出了星舟的初步蓝图。
这艘被林昊暂命名为“希望火种号”的星舟,主体结构摒弃了传统飞行法器的流线型或楼船式样,反而借鉴了星舰的某些特征,呈略显扁平的梭形,以减少虚空航行时的阻力,并在表面刻画了密密麻麻、兼具防御、隐匿、能量导流功能的复合符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核心动力系统,是最大的难点与创新点。林昊没有采用传统的大型灵石驱动阵法,而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以混沌种分离出的一丝本源之力为“火种”,结合经过改良的、源自机械祖源世界的“聚变共鸣原理”,构建一个能够汲取虚空能量、混沌之力乃至部分界域法则碎片进行转化的“混沌熔炉”作为主动力源!这个设想一经提出,就连见多识广的混元宗长辈们都为之咋舌,认为太过冒险与超前。但在林昊的坚持和混元子的 tacit approval 下,还是决定尝试。
炼制过程,堪称一场艰苦卓绝的修行。林昊与几位师门长辈日夜不休,以自身真火熔炼各种珍稀材料——从皇甫家宝库中搜刮来的“虚空晶石”,从矮人王国换来的“永恒熔炉之心”残片,从精灵族获得的“生命古树枝杈”,从机械祖源带来的“星辰锻钢”,甚至加入了一小段得自虚空鲸冢的“虚空鲸骨”……
他们将修真阵法的精密与星舰工程的严谨相结合。每一块船体甲板的锻造,都不仅要考虑物理强度,更要使其成为庞大阵法体系的一个节点;每一道能量回路的铺设,都需兼顾灵力传导效率与应对不同宇宙环境干扰的冗余设计。
“混沌熔炉”的构筑更是重中之重。林昊小心翼翼地引导着混沌种分离出的那缕微弱却本质极高的混沌本源,将其置于由无数珍材构筑的核心阵眼之中,再以复杂的阵法将其与借鉴来的“聚变”原理结构相连。整个过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稍有差池,不仅前功尽弃,还可能引发恐怖的能量爆炸。幸得有混元子在一旁护法,数次以无上法力稳定住即将失控的能量涡流。
除了动力和船体,星舟的各个子系统也倾注了众人的心血:
* **导航系统:** 以万界星图为蓝本,结合林昊的神魂烙印,炼制了一座“万象星枢”。它不仅能够显示星图,更能通过与林昊心神相连,实时计算航路,规避已知风险,并对未知坐标进行初步推演分析。
* **防御系统:** 多层复合结构。最外层是借鉴了星舰科技的“偏转力场生成器”,可偏转能量攻击和实体碎片;中间层是修真版的“五行混元护罩”,能自适应不同属性的能量冲击;最内层则是由混沌之力加持的“混沌胎膜”,具备极强的包容与湮灭特性,是最后的屏障。
* **生存保障系统:** 利用精灵族的生命泉水精华和部分水系法则,构建了小型生态循环单元,可以生产净水、灵植,甚至模拟出适合休憩的环境。同时配备了由机械祖源技术改良的空气再生与重力模拟装置。
* **探测与通讯系统:** 结合了灵犀感应桩原理与星舰广域探测技术,实现了对较大范围空间异常、能量波动、生命迹象的被动探测。通讯方面,则尝试构建基于混沌共鸣原理的短程超空间传讯阵,虽然距离有限,但胜在隐蔽,不受常规空间干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