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乖巧点头。经父亲去世前后种种,她对凌霄已生出一种近乎本能的信任。
正说话间,就见贾宝玉一阵风似的跑了进来,身后跟着袭人、麝月等几个大丫鬟。
“林妹妹,凌霄姐姐!”宝玉满脸是笑,手里还捧着一个小巧的锦盒,“我寻了两方上好的旧砚,给你们送来!林妹妹身子弱,写字正好,凌霄姐姐也莫要推辞。”
他目光热切地在黛玉和凌霄脸上流转,最后更多落在黛玉身上。昨日初见,他便觉得这位神仙似的妹妹与众不同,今日更是迫不及待想来亲近。
凌霄起身道了谢,接过锦盒,触手温润,确是佳品。她能感觉到宝玉的热情并无太多杂质,更多是出于对美好事物的天然向往与呵护。但其周身气息,尤其是颈项间那块被大红汗巾子系着的“通灵宝玉”,散发着一股温和却不容忽视的灵韵,与这凡尘俗世格格不入。
“宝二爷费心了。”凌霄语气依旧平淡。
宝玉却不以为意,自顾自在石凳上坐下,看着黛玉笑道:“妹妹可还习惯?若缺什么少什么,或是哪个丫鬟婆子不省事,只管告诉我!”
黛玉低头轻声道:“一切都好,劳二哥哥挂心。”
宝玉又兴致勃勃地说起府中姐妹们的趣事,哪处的景致好,哪日要起诗社等等。凌霄在一旁静静听着,偶尔附和一两句,心思却放在运转灵犀术,感知着宝玉,以及他身边那几个大丫鬟的气息。
袭人稳重,心思细腻,对宝玉忠心耿耿,气息平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执念;麝月活泼些,心思相对简单。而宝玉身上,除了那通灵宝玉的灵韵,其本身似乎也笼罩在一层朦胧的、由极度宠爱与不经世事构筑的气场中,这气场隔绝了许多俗世纷扰,却也让他显得愈发“痴顽”。
正说着,忽听得院外又有说笑声传来,却是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一同来了。
“我们来看看林姐姐和凌霄姐姐,可还缺什么不曾?”探春爽利地笑道,目光在凌霄脸上停留片刻,带着一丝欣赏与探究。她生得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见凌霄这院落清雅,丫鬟规矩,心中便先有了几分好感。
迎春温柔腼腆,惜春年纪尚小,神色清冷。一番见礼寒暄后,小小的蕲芳斋顿时热闹起来。